-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访黄桷垭三毛故居 揭开三毛和重庆情缘
探访黄桷垭三毛故居 揭开三毛和重庆情缘
为三毛拍过照的著名摄影师肖全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自己听过一个三毛的有声读物,叫做《阅读大地》,大约是1988年她在台北的一次演讲,里面有三毛用重庆方言跟一个四川人对话,她用重庆话告诉对方:“我是重庆的,黄桷垭!”
这也引发了世人的好奇:三毛在重庆的住处究竟是什么样子?而她又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时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43年,三毛在重庆出生,因而在重庆南山的黄桷垭老街上,留下了一处三毛故居,是她幼年时期的居所。但这一处故居远不如三毛在台湾的故居、她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共筑的小屋那样有名。也许,通过对这处故居的寻访,人们可能认识到一个不被外界熟悉却真实存在过的三毛。于是,带着这样的愿望,我们决定去黄桷垭一探究竟。
三毛迷历经多年寻找,
终于发现三毛故居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三毛迷去黄桷垭寻找三毛故居。
据说,当时三毛的一位幼年玩伴还在世,曾经协助确认过三毛故居的位置;然而,随着那位老人的离世,和三毛故居及其幼年有关的信息也渐渐隐没在岁月中。直到2011年,著名摄影家肖全在黄桷垭的一条小巷里重新找到了三毛故居。
尽管故居位置已确定,但要找到也并非易事,因为房内仍然有住户,屋外也没有设置任何相关的指示标志;而老街上知道其确切位置的人也不多。我们曾在网上搜索故居位置的信息,得到的答案十分简单:黄桷垭老街入口800米。于是,带着一张三毛故居现状的照片,我们在雨中开始了这次结果难料的寻访。
从上海到黄桷垭,
三毛一家曲折的迁居路
去黄桷垭老街,可以步行或者坐车。
我们决定从与黄桷垭老街相连接的黄葛古道步行上去。抗战时期,这条古道上来往的多是全国各地到重庆躲避战乱的难民,三毛一家也在其中。他们从沦陷区迁居重庆,历经几多曲折:那时候,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母亲缪进兰结婚不久,定居在上海。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不愿意生活在沦陷区的陈嗣庆决定暂别怀孕的妻子,去到大后方重庆。再后来,三毛的姐姐、陈家长女陈田心出生以后,缪进兰为了全家团聚,只身一人带着出生不久的陈田心辗转来到重庆……又过了不久,陈嗣庆的哥哥陈汉清也带着家人到达了重庆,他们开始在南山上组建起了陈氏大家庭。
而三毛,就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降生。为了表达对和平的期盼,陈嗣庆为她取名“陈懋平”。
三毛故居原貌之争:缪家大
院的豪宅还是巷子里的木板楼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走到了黄桷垭老街。老街风貌依旧,但人气已不如往昔,只是多了一些在写生的美院学生。老街现在的道路,历经几度修整,还保留着一些石板路。而这石板路是三毛蹒跚学步的地方。据说,肖全曾经在这条路上拍下一个年龄与幼年三毛相仿的小女孩行走中的背影,因为他觉得当年的三毛应该就像她,满不在乎、目空一切地走在黄桷垭的老街上。
我们拿着故居的照片,沿街边走边看,也没有头绪;最后只好求助居民。终于,一位阿姨指了一条巷子,说三毛故居应该就在里面。我们沿着巷子进去,里面的几户人家似乎都不像我们要找的地方。直到转弯之后,才出现一扇开着的铁门,进入铁门,里面是一个院子;而院内的房子,竟然和我们手中的图片上一模一样,毫无疑问,这就是三毛的故居了。但遗憾的是,房门紧闭,主人不在家,也不能进去一窥究竟。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处普通的木结构砖房:屋顶铺着最常见的黑瓦;房前有青石打造的洗衣槽;院坝里摆着几盆花草。
然而,眼前的三毛故居和三毛居住时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根据三毛家人的访谈录我们知道,这所房子原本是木壁,门房是由三块木板组合而成,有很高的木门槛,房子带有一个很大的花园。但是现在,木壁已经拆掉,改成了砖墙,花园也不见了踪影,应该是被周围扩建的房屋占据了。
不过,对于三毛故居的原貌,老街上的居民有自己的看法。有一种观点是:三毛故居本为一栋豪宅,即缪家大院;人们现在发现的房子不过是三毛故居的一部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故居现在的位置和缪家大院几乎一致。上世纪40年代,缪家大院内长期住着一户缪姓人家,而三毛的母亲正好姓缪,更为有力的证据是,院内的一位缪姓老人在解放后曾告诉别人,自己是三毛的远亲,1948年三毛一家去南京后,房子就留给她了,并且三毛还曾经回重庆来看望过她。也有人提出异议:缪家大院的主人早就移居美国了;三毛故居只是和缪家大院相邻而已,其原貌应该是带花园的两层小楼,而大门是一道拱门。这些争议尚难有定论,恐怕只能等待三毛的亲友来到黄桷垭才能给出答案。
秋千、大水缸、坟地:
寻找三毛幼年生活的踪迹
尽管故居面貌变化巨大,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多与三毛有关的事物,比如她小时候最爱的秋千、掉进去过的大水缸以及玩泥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