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第3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5节.ppt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第3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5节.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 第五节 抗生素发酵机制 一、抗生素的发酵机制 (一)抗生素合成的一般过程 前体聚合 结构修饰 不同组分的装配 一、抗生素的发酵机制 (二)糖代谢产物为前体的合成途径 直接由葡萄糖合成次级代谢产物(链霉素) 由预苯酸合成芳香族次级代谢产物(氯霉素) 由磷酸戊糖合成次级代谢产物(核苷类抗生素) (三)与脂肪酸代谢有关合成途径 以脂肪酸为前体(红霉素) 以丙二酰CoA为前体(四环素) 一、抗生素的发酵机制 (四)与萜烯有关的合成途径(赤霉素) (五)与TCA环有关的合成途径(松蕈酸) (六)与氨基酸代谢有关合成途径 由一个氨基酸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环丝氨酸) 由二个氨基酸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青霉素) 由三个以上氨基酸缩合而成的次级产物(多肽类抗生素)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分子内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天然和半合成抗生素的总称。由于它们的毒性是已知抗生素中最低的,而且容易化学改造,产生一系列高效、广谱、抗耐药菌的半合成抗生素,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品种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由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多样性,目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了分支杆菌等极少数病原菌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他所有细菌感染都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简介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抑菌机制在于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而产生抗菌作用。由于青霉素的这种抑菌机制,所以它对静止的细菌无效。青霉素是一族抗生素的总称,不同的青霉素有不同的抑菌谱,其中半合成类多为广谱型抗生素。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从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可以看出,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酰基的侧链,另一部分是青霉素的母核,称为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 简称6-APA)。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由前体合成、缩合反应、环化反应和侧链取代反应4个步骤构成。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二)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 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前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己醇配基,以糖苷键与氨基糖连接的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200余种天然抗生素,加上其半合成产物目前已达2000多种,主要由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是广谱型抗生素,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但过量使用对脑神经有损害。这类抗生素的抑菌机制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其作用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涉及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在始动阶段,抑制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在肽链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结合,引起对mRNA模板遗传密码的错译,合成无功能的蛋白质;在终止阶段,阻止核糖体与终止因子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糖体的解离。 此外,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菌细胞膜屏障功能,因而药物更易于进入胞浆内而增强作用,最后膜结构破坏,导致细胞内成分外漏而死亡。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属于静止期杀菌剂。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二)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 链霉素简介 链霉素是1943年美国 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二)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 链霉素的化学结构 链霉素是由链霉胍、链霉糖和N-甲基-L-氨基葡萄糖组成的三糖结构。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二)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 链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由链霉胍的生物合成、链霉糖的生物合成、N-甲基-L-葡萄糖胺的生物合成和三者的缩合反应四步组成。 二、几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以一个大环内酯环为母核,以糖苷键与1~3个糖配基连接的抗生素。有多烯型和非多烯型两种,通常所说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指后者。非多烯型内酯环常为12、14、16或17元环,取代性高,自1950年来已发现100余种,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抑菌谱为多数G+菌和部分G-菌,某些种类对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大型病毒和原虫有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抑菌 二、几种抗生素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