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doc.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doc

论述 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答案见课本 普鲁士政府为了加强对出版的限制,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表面上似乎不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干涉,实际上强化了对民主和自由的防范。马克思撰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的自由主义、真正的专制主义的面孔。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而言,该篇写于1842年初。这是马克思的第一篇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和代表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思想统治的政论性文章。 (2)从写作风格的主体特征而言,马克思引用布封的话“风格就是人”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 (3)从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而言,p5橙色笔 “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做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4)从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而言。P6 2.“艺术生产论”的意义和危机 问法一: 如何理解“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脱离艺术实践的大毛病,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生活来考察。”这句话? 问法二: 与艺术反映论和艺术创造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意义何在? 意义 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 绝大多数文艺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就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显示它的价值。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艺术生产的特性,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让文艺产品始终保持自己鲜活的艺术个性,所以不应把文艺完全交付给市场,靠市场引导调节艺术生产,由市场主导文艺的命运。 “艺术生产论”的危机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包括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都不应该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无价。真正的艺术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艺术品和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风险很大。拜金主义也会腐蚀文化队伍中的堕落者,不仅使他们摒弃崇高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追求,不惜粗制滥造,唯利是图,还会影响到整个文艺创造的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文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还比较低,高雅艺术作品在市场的消费水平低。 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迅速地反映出群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有利于艺术家根据群众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创作势态,有利于艺术家和群众的关系。但是群众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群众的趣味和需求也是多样的。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也有病态消极向下的。若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满足市场需求,完全跟着市场走,有些艺术家就会成为低级庸俗堕落的艺术家,损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各国的艺术文化传统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艺术生产的日趋商业化色彩对传统艺术生产的全面覆盖使当下艺术生产在商业中失去自我,传统艺术的价值体系已经被解构,至少在绝大部分文化的场所中,传统艺术生产中视为轴心的道德理念被放逐,作为传统艺术品灵魂的道德属性也已为极度的感官享受所吞噬。 3.请以希腊神话为例,分析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以书本答案为主 183-185 4.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 问法一:名解。 问法二:马克思:“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每份卷子都会出现!) 名解的答案: “莎士比亚化”的基本含义是形象化,审美化,也就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它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有效融合。 “席勒式“主要指席勒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概念化,即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理想化,即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界无限加以美化,离开和超越了现实的土壤,以及把人物当作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即是马克思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样的一种创作倾向。 论述的答案: 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提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席勒式“主要指席勒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概念化,即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理想化,即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界无限加以美化,离开和超越了现实的土壤,以及把人物当作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即是马克思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样的一种创作倾向。“席勒式”创作的表现:①创作的出发点是观念,而不是现实;②把作品中的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