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科医生如何进行18个月小儿访视(二)
全科医生如何进行18个月小儿访视(二)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称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也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疾病有关,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在卫生部领导下1986年制订了“婴幼儿佝偻病早防治方案”,规范了佝偻病防治工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病防治工作,《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提出本防治建议。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本建议主要针对婴幼儿佝偻病。
预防
佝偻病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科学育儿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即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综合防治措施 特别强调父母及看护人员参与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科学育儿和佝偻病防治卫生知识,克服不良育儿习惯,指导家长参与自我保健。
系统管理 通过妇幼保健网对孕妇、新生儿、婴幼儿开展保健管理,定期随访并按计划进行佝偻病防治监测。
加强护理 指导家长做好儿童生活和卫生护理,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等急慢性疾病。合理喂养、平衡膳食、改变偏食等不良习惯对于预防佝偻病非常重要。
母亲孕期预防 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 400~1 000 U/日(10~25μg/日)。如有条件,孕妇在妊娠后3个月应监测血25-(OH)D浓度,如存在明显维生素D缺乏,应补充维生素D,维持25-(OH)D水平达正常范围。使用维生素AD制剂应避免维生素A 中毒,维生素A 摄入<1万U/日。
婴幼儿预防
户外活动指导 家长携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l~2小时/日,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维生素D补充 婴儿(包括纯人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 400 U/日(10 μg/日)至2岁。维生素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婴儿每日摄入500 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 U(5 μg),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高危人群补充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 000 U/日(20~25 μg/日),3个月后改为400 U/日(10μg/日)。
诊断
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
胎儿期贮存不足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贮存于体内,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需要,母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早产或双胎婴儿出生后早期体内维生素D不足。
缺少日光照射 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婴幼儿室外活动少,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禽蛋黄、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临床表现
佝偻病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症状、骨骼特征性改变和其他系统改变。佝偻病依病变程度分为早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早期 多见于<6个月(特别是3个月以内)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1,25-(OH)2D3正常或稍高。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活动期 骨骼体征为<6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体征(乒乓感);6个月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体征。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AKP增高。血25-(OH)D、1,25-(OH)2D3显著降低。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恢复期 早期或活动期患儿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或恢复。血钙、血磷、AKP、25-(OH)D、1,25-(OH)2D3逐渐恢复正常。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骨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
维生素D缺乏除骨骼病变外,还可影响其他组织器官,使运动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