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版]第五章单位库设计new
第5章 单元库设计技术
单元库设计技术是当今VLSI设计的主要技术之一,借助这个设计技术可以获得性能优越的VLSIC。单元库是“专家系统”,它是由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的电路单元模块所组成,这些电路单元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优化的电路结构、理想的动态特性、经过优化和验证的版图。由这些单元模块组成的单元库为VLSI设计提供了性能优越的“高级”设计平台,或者说我们的设计是建立在高水平的设计基础之上。; 本章内容
5.1 单元库概念
5.2 标准单元设计技术
5.2.1 标准单元描述
5.2.2 标准单元库设计
5.2.3 输入、输出单元(I/O PAD)
1.输入单元
补充:输入保护电路
2.输出单元
(1)倒相输出I/O PAD (2)同相输出I/O PAD
(3)三态输出I/0 PAD (4)开漏输出单元
(5)掩模编程的输入、输出单元
5.3 积木块设计技术5.4 单元库技术的拓展补充:门阵列、标准单元与可编程集成电路的比较
;5.1 单元库概念;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在设计中需要具有优越性能的模块,希望获得全局和局部都优化的集成系统。全局优化是由设计系统对逻辑单元进行布局和布线优化迭代完成,生成符合某些目标函数要求的设计结果。而局部优化则是通过对基本逻辑单元精心设计完成,两者的结合才能得到满意的设计结果。晶体管规则阵列技术是很难实现全局和局部同时优化的要求的。; 图5-1说明了采用门阵列结构所实现的两个基本逻辑门在性能上的差异。; 在第2章中(见书19页)曾介绍了逻辑门的等效倒相器设计方法,讨论了如何获得对称的输出波形的技术,即NMOS管和PMOS管的宽长比设计依据。毫无疑问,用门阵列可以很方便地构造与非门和或非门。但是,因为门阵列的基本构造单元是MOS晶体管,并且每个NMOS管的尺寸相同,每个PMOS管的尺寸也相同,结果是导致在构造不同的逻辑门时,出现输出波形上的不匹配。 ;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如果以倒相器为对象来设计基本的晶体管尺寸,同样会使其他的逻辑门输出信???不对称。以任何一种逻辑门为参考都会有类似地结果。门阵列以整体结构优化、设计自动化程度高和设计周期短的优势在集成电路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门阵列强调整体结构优化,在局部结构很难做到优化。究其根本原因是门阵列采用了尺寸相同的基本单元,通过不同的布线实现不同的逻辑,将必然出现能力的浪费和不足。要获得每个逻辑门都满意的设计结果,只有对每个逻辑部件都进行专门地设计,这就是单元库设计技术。;对常用的逻辑部件个体分别进行精心的设计、验证,构成单元集合---单元库,设计系统根据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的需要调用这些单元完成设计。
单元库设计技术分为两种主要的设计方法:标准单元设计技术和宏单元、积木块设计技术。;5.2 标准单元设计技术; ?单元的电源线和地线通常安排在单元的上下端,从单元的左右两侧同时出线,电源、地线在两侧的位置要相同,线的宽度要一致,以便单元间电源、地线的对接。
?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安排在单元的上下两边,要求至少有一个输入端或输出端可以在单元的上边和下边两个方向引出。引线具有上下出线能力的目的是为了线网能够穿越单元。
; 有的设计系统要求单元在上下边引出线的位置及间隔以某个数值单位进行量化。位置和间隔量化的目的是使CAD系统布线简洁,目标准确,避免复杂的具体数值计算。
由于单元设计上的规格化和标准化,这些单元被称为“标准单元”。这些单元经过人工优化设计,经过设计规则及性能模拟的验证,并通常要经过对实验芯片的实际测定,较之门阵列,它的面积与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图5-2是一个简单倒相器的逻辑符号、单元拓扑和单元版图。 ;封勋卯场羽祈伪榜歌猖名吻哺拷缮堡线皆扼梆庇爸亦油奠校愁戏陨哺侮舅第五章单元库设计new第五章单元库设计new; 单元库中每个单元都各具有3种描述形式, ①单元的逻辑符号(以L ‘logic’为特征),
②单元的拓扑版图(以O ‘topology’为特征);
③单元的掩膜版图(以A ‘mask’为特征)。
由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