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腔血肿预防和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宫产术后腹腔血肿预防和治疗

剖宫产术后腹腔血肿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我们要面临的是处理一系列的手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针对我院近期发生的一例剖宫产术后腹直肌断裂积血导致DIC的病例,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血肿的预防和处理。   1 临床资料   张某,36岁,因血压升高伴渐进性水肿加重4天于2009.11.30入院,孕前及孕早中期血压稳定,维持在140/90mmHg,未用药物控制,孕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至今。入院查体:T36.7℃,P92次/分,R24次/分,BP190/120mmHg,水肿(++)。入院诊断:妊娠32+4周G1P0,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重度),GDM。入院查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2g。入院曾给予白蛋白20g,降压、镇静及解痉等治疗。   治疗后血压稳定,但入院第3天出现视物模糊,查眼底黄斑水肿,遂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同时核除子宫肌瘤,手术顺利,共计出血200ml。返回病房血压130/85mmHg,脉搏80次/min,神志清楚,腹部伤口无渗血,宫底平脐,轮廓清楚,阴道流血少量,尿量正常,尿色清,给于心电监护,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   术后10小时产妇出现胸闷、憋气,同时P>100次/分,BP115/80mmHg,HGB由术前134g/l降至90g/l,HCT 0.261,D-二聚体升高,3P(±),B超提示腹部切口下液性暗区,穿刺抽出不凝血。积极抗休克同时二次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右侧腹直肌断裂,存在活动性出血点。前鞘及腹膜间积血800ml,腹膜完整。遂结扎出血的血管,‘8’字缝合断裂的腹直肌,并采用强生止血纱布覆盖断裂的腹直肌。   二次术后加强观察,定期B超监测,术后第3天发现皮下液暗直径5cm,抽吸血水并送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结合大黄芒硝局部外敷,。一月后复诊超声提示鞘下血肿消失。   2 讨论   剖宫产术后血肿可发生于手术路径的不同部位。如皮下组织血肿、前鞘下血肿、子宫切口血肿和腹膜后血肿等。切口下血肿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几率很低。术后诊断血肿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症状。   高危因素:患者自身因素:①明显水肿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术后水肿很快消退引起组织缝线过松,局部渗血,渗血积聚于组织间隙形成局部血肿,②有出血倾向的高危病人如妊高征,???中或术后凝血功能差,局部渗血形成血肿,③胎膜早破时间长,尤其未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者,④经阴试产时间长,尤其在第二产程转为剖宫产者,由于子宫下段薄弱,术中易发生延裂或血肿。⑤剖宫产术后发生的子宫收缩乏力,如巨大儿,宫腔积血导致宫腔压力增加以至出现子宫切口渗血,积聚于浆膜下形成血肿。此外,肥胖、营养不良、贫血或二次盆腔手术者亦是发生术后血肿的高危对象。本例患者具有8年余的高血压病史,组织血管脆,低蛋白血症且水肿明显,肥胖且腹围120cm,术后翻身活动增加腹直肌的张力。手术者方面的因素:与手术者术中操作粗暴,不能轻柔操作、彻底止血、仔细检查有关;另外,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尤其位置过高对合不良时易发生血肿。   预防:针对不同高危患者提前评估潜在的手术风险,进行严格的术前讨论。术中仔细操作,严格止血,加强抗感染,术后仔细观察,及早发现血肿。皮下组织血肿:多见于肥胖皮下脂肪增厚、贫血者,术中应仔细结扎渗血的微小血管,皮肤缝合采用丝线间断缝合,易于皮下引流,尽量不选皮内缝合。   2.1 下腹横切口剖宫产前鞘下血肿 下腹横切口较之纵切口腹壁组织分离面积大,术中常能在切口上缘的前鞘背面看见数根血管断端。因皮肤、皮下组织及前鞘为横裂,肌肉为纵裂,故术后在前鞘下形成约15×10cm2的潜在腔隙、易积血、积液,且术中离断的血管可能在术后重新开放出血。故术中应仔细止血,不论有无活动性出血都应结扎组织及血管断端,在直视下缝合。潜在凝血功能异常者,应慎用横切口,即使选用该类切口,建议在前鞘下放置引流皮条以防积血积液。   2.2 子宫切口血肿:最常见的是直径小于4cm的小血肿,分布于切口上、下及两侧,有浆膜下血肿、肌壁间血肿及黏膜下血肿,常因小血管断裂而形成,术中及时发现予结扎止血即可。新式剖宫产术在切开子宫下段切口时,不分离宫颈与膀胱间的疏松组织,不下推膀胱,因此必须警惕切口下方血肿损伤膀胱的可能。综合考虑胎儿大小、胎方位、先露下降情况等因素,估计娩头困难且麻醉效果不佳时,可采取传统剖宫产术腹壁纵切口或子宫下段横切口加“⊥”型竖切,以足牵引娩出胎儿,避免子宫切口血肿,也可避免经阴道上推胎头可能引起胎儿脑幕撕裂,颅骨骨折的危险。如已行了新式剖宫产术子宫横切口,可于横切口上做“L”型竖切,以足牵引娩出胎儿以避免子宫切口血肿,尤其是下段形成差者更需要如此处理。   2.3 盆腔血肿 子宫切口撕裂,继发性出血,是其形成的原因。因此切开子宫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