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带留守女儿走出自闭症母爱是万能魔法石.docVIP

带留守女儿走出自闭症母爱是万能魔法石.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留守女儿走出自闭症母爱是万能魔法石

带留守女儿走出自闭症母爱是万能魔法石   本文主人公刘慧芳是本刊作者。两年前的春节,她从上海打工回来,4岁半的女儿躲在桌底怎么拽都不肯出来。长期与父母分离,女儿患上了自闭症。她毅然辞去了杂志执行总编辑的职务,成了一名专职妈妈。为了让女儿走出“自闭围城”,她带女儿上街派发传单、卖报纸;她每天和女儿讲《格林童话》等经典故事,让女儿在广场上与小朋友们表演话剧。最终,女儿不但走出了自闭症的泥沼,还成了中国年龄最小的漫画作者。她和女儿携手创作的图书《有一种职业叫妈妈》近日在北京出版……      离开爸妈两年,留守女儿“关闭”了小小心灵      2006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对未满3岁的女儿说:“宝贝,妈妈要和爸爸一起去上海打工,给你赚钱上学。等我们在那儿安顿好后,就把你接去上海!”这一天,母女两人第一次分别,而这一别长达一年多,给女儿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害。   我1978年出生在湖北黄石。2000年春天,我大学毕业后在《东楚晚报》任职,与报社首席记者张斌相恋,2002年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03年10月29日,我的女儿降生了,我给女儿取名为张宁馨。女儿很聪明,两岁多就会背唐诗、唱英语儿歌。   2005年冬天,上海一家国家级的财经类杂志向老公抛出了绣球,职位副总编。老公心动了,奔赴上海。半年后,老公打来电话,让我去上海陪他。我很犹豫,放心不下女儿。于是,老公打电话把婆婆从老家请过来游说我,婆婆答应会好好照顾女儿。   第二天,女儿被送到了她叔叔家。我趁着女儿和堂妹玩耍时,偷偷地溜走了。坐在长途客运车上已是深夜,手机响了。婆婆说,我走后,女儿没看到妈妈,哭了一个下午。吃完饭,女儿接着哭,婆婆怎么哄都无济于事。眼看女儿哭得快断气,只好给我打电话。手机里传来女儿断断续续的哭声:“妈妈,我要妈妈。”女儿的嗓子已经哑了,还是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我抱着手机泣不成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小宝宝睡梦中,微微地露出笑容……”女儿的哭声渐渐地停止了,直到听到女儿的鼾声,我才挂上电话。   ??时车厢非常安静,原本已躺下睡觉的旅客都起身转向我,盯着我看。我擦干脸上的泪水,很不好意思地向他们道歉,却发现有几位大婶也在抹眼泪,她们都是去上海打工的。这时我才知道,我给宝贝唱的催眠曲成了催泪弹,整个车厢下了一场相思雨。   我到上海一家传媒集团面试,被聘为《财富人物》杂志的执行总编,但我心里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每天想女儿想得睡不着。此后,和女儿打电话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一次通完电话后,我为女儿写了一首歌《妈妈几时回家――谨以此歌献给5800万留守儿童》:妈妈,妈妈,你几时回家/我不敢回答/我怎能欺骗小小的她/打工的爸妈远在天涯/蜷在出租屋的沙发/电话没挂下/声音已经沙哑//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难道是娃娃不听话/幼儿园老师长得不像妈妈/我要用奖励的大红花/换个大南瓜/让灰姑娘驾着它/一起去找妈妈……   在上海,高昂的物价、房租让我们捉襟见肘,买房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赚更多的钱,我私下接活,没日没夜地狂写。老公见我着急的样子,劝我慢慢来,等女儿6岁了,再接她来上海上小学。   2007年秋季开学时,女儿的幼儿园老师给我发来短信:“张宁馨上课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点她回答问题,她老是不吭声。”我一愣:怎么回事?女儿不是一向很活泼吗?我打电话给婆婆,婆婆告诉我,我们走后,女儿像变了一个人。她把我给她买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水晶雕像从三楼扔下去,水晶摔得粉碎,同时破碎的还有女儿的那个上海梦。“我不喜欢上海,妈妈为什么不能回来呢?”奶奶只好劝慰她:爸爸妈妈去上海赚钱,供她读书、给她买新衣服。“我不要新衣服,我要把买新衣服的钱攒下来,给妈妈买火车票,让她回来!”   每一次家长会,她都执意搬张小板凳放在身边,不允许奶奶坐,她要把这张空板凳留给妈妈;她躲在角落里,木木地望着同学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嬉笑打闹。   每一次做作业,她会问奶奶:“我做完作业,妈妈会回来吗?”开始婆婆哄着她,她信以为真,飞快地做完作业,然后站在楼梯口,期盼着妈妈熟悉的脚步声。奶奶唤她吃饭,她却说:“要给妈妈留一口,妈妈最爱吃红烧肉。”   一次次失落后,女儿交了,常常在学校望着墙角发呆。回家后,她躲在衣柜里、桌子底下,害怕被人找到,连我们打来电话,她也不爱接。她越来越安静,像个小木偶一样每天重复着吃饭、睡觉、走路。以前她还会为玩具、衣服与堂妹争吵,可后来,连堂妹也不太答理了,任何事情都无法吸引她。   我的绝望在得知这一切的那一刻爆发了,和老公轰轰烈烈地吵了一架。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吃饭。上海的楼再高,我们买不了一间房;上海的灯再炫,却照不亮我们回家的路。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