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蓓蕾,80后作家许多余民工子弟学校.docVIP

拯救蓓蕾,80后作家许多余民工子弟学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拯救蓓蕾,80后作家许多余民工子弟学校

拯救蓓蕾,80后作家许多余民工子弟学校   他是一个开朗率真的阳光大男孩,在大学毕业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屡屡创造重磅新闻事件:2007年他曾三次伫立在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头,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童发起大型募捐,誓言筹集不到20万就出家,开辟了“慈善行为艺术”的先河,他也因此被海外媒体评为中国最具爱心的行为艺术家。2008年底,打工岁月里他在博客上自曝月薪10元,一度成为网络红人,被称为“中国最苦劳力”。但在他一系列眩目耀眼的人生光环背后,却竭尽全力如履薄冰维持着一项鲜为人知的崇高事业――砸进10多万稿费力挺合肥市庐阳区黄桥民工子弟学校,这位“80后劳模第一校长”乐此不疲地坚持着他的阳光事业。      接管民工子弟学校,   先锋作家的华丽转身      只27岁的许多余的出生其实并不多余,他是一个农民家庭的长子,有两个妹妹。爸爸被气胸肺病折磨得不能下地干农活,童年的许多余老早就是家里的帮手了。上中学后,许多余却如痴如醉迷恋上文学,成绩下滑,个性也一度很叛逆,妈妈也没有过多批评他,她相信自己儿子的选择。2004年秋天,许多余考上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一年之后便获得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邀请赛一等奖,22岁时出版80后第一本诗集《柔风的诗》,2006年获得“十大校园诗人奖”;2007年4月长篇小说《远方》入围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节”原创小说前十强,得到莫言、白烨等诸多名家的好评。   2007年8月,快毕业的许多余去一个朋友家玩,闲谈时得知朋友办了一所民工子弟小学,但因资金困难面临关闭,一百多个孩子将无法上学。看到朋友迷茫无助的眼神,当天,他就和朋友一起来到位于合肥阜阳北路探矿厂附近的校园。许多余惊呆了,这是怎样的学校啊,没有操场没有篮球架,一幢破旧的二层小楼与民房无异,校园野蒿遍地满目苍凉,教室里板凳和课桌坑坑洼洼缺胳膊少腿……开学在即,学校里却是一片萧条冷清。心情沉重的许多余扼腕叹息间,几个蓬头垢面背着破书包的小朋友走上前来,围住了许多余。他们天真地问他是不是新来的老师,下学期带不带他们课。许多余鼻子一酸语噎良久,几个小孩儿突然大哭起来,“放暑假前老师说学校可能不办了,我们该去哪儿上学啊?” 许多余问起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想到自己童年的不幸,想到农民工们在这个城市里挣扎,再回忆起自己曾为一个白血病孩子不懈募捐的激荡豪迈,他心底油然升腾起一股使命感,“决不能让他们辍学!”许多余当即做出接管学校的决定,朋友震惊之余规劝他三思,办民工子女学校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最关键的是家长们收入都很低,不可能像正常的私立学校那样收孩子们多少学费,同时又没有政府的教育经费支持,要把学校维持下去,每年都得亏上好几万。   但许多余认准的路绝不回头。办学信息很快反馈到老家。妈妈没反对,因为从小到大,不论许多余做什么事情,妈妈都是支持他的。妈妈借给他一万块,加上自己出书的几万版税积蓄,总算有了启动资金。为了找两个懂经营管理的办学合伙人,他发展妹夫和另外一个亲戚为股东,共同筹集了近20万,又从母校请来11个有爱心和牺牲精神的学弟学妹,将陆续前来报名的150多个孩子分为六个年级班和两个幼儿班。   2007年9月1日,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在高亢嘹亮的国歌声中,学校如期开学了!许多余亲自执鞭任教。许多余知道,民工家庭孩子在城里上学很吃力,进度跟不上,很容易造成自卑心理,因此自己的民工子弟学校最大的特色应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的环境,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此,许多余每天和同事们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农村孩子很聪明,一点都不比城里孩子差,他们缺的只是教育。”找准了教育定位,许多余课堂上乐观风趣,注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与互动,很快他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那些日子里,许多余最高兴的事情是听见孩子们一见他就毕恭毕敬地喊他校长,那让他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      大爱开花,   学生回报情暖冬日老师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办了学校才知道钱的金贵。在墙上挂上一块木板,刷上黑漆,就算是黑板了,没有黑板擦,用抹布来擦黑板。学校没有阅览室,也没有体育器材,体育课时老师就带学生做操,操场上有个自制的乒乓球台,两张桌子上放块木板,中间码上砖头就可以打球了。学生用的桌椅很古老,长长的凳子,两人一起坐,长长的桌子也是两人一起用,学校的墙上,贴有很多“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等标语,都是手工制作的,那是学校常务副校长朱传健的手笔,他是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写标语、办宣传栏、黑板报,都是出自他手。学校学生少,但功能全,教学、旅游、文艺汇演、联谊会、运动会、家长会等按时举行,一项都不少。    开学快2个月了,一天,一个50多岁的汉子领着一个从小因轻度脑瘫而智障的18岁男孩来到许多余办公室请求入学,这个叫秦伟伟的男孩一个劲念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