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击同仁堂三大死穴
点击同仁堂三大死穴
同仁堂,因德高望重被誉为中国“国药第一品牌”。清朝康熙八年(1699年)开业的同仁堂,历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从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涉足海内外、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拥有两个上市公司、资产20多个亿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并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据说,我国评定的全国2000余家“中华老字号”中,仍能正常营业并保持传统产品的仅为30%。同仁堂不仅正常营业,而且颇有现代企业的风范:上市、海外扩张、推行现代化管理,尤为难得。应该说,在至今仍在经营的老字号中,同仁堂仍是一颗非常闪亮的星。
但是翻开同仁堂的销售历史,却让人大跌眼镜!2000年,同仁堂集团的销售额为25亿元。2001年,主打行业的全年销售额为10.3个亿。25亿元销售额,对一般人来说,不啻是个天文般的数字,但对于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老品牌,拥有同仁乌鸡白凤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国公酒等十大皇牌、24个产品剂型、528种中成药的同仁堂集团来说,似乎应该是一个不尽人意的数字。因为当年三株集团仅凭三株口服液曾创下了单一品牌年销售额80亿的营销神话,而脑白金的年销售额更是上百亿。
有着300年历史、无论是品牌还是质量均在中国排第一的同仁堂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尽人意的营销业绩呢?因为同仁堂自身存在着三大死穴!正是这三大死穴,成了同仁堂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死穴一:旧体制的后遗症――同仁堂“金字招牌”挡不住市场冲击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国营企业纷纷转轨,百年老店也要进入市场,成为市场化流通的生产厂家,同仁堂也不例外,他也需要变换机制,去对应市场。但同仁堂在体制改革中不能完全摆脱过去国有企业的老路子,内部机制老化导致它对风险竞争、对市场的敏感意识等都十分老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同仁堂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无法面对市场的公关危机。
由于机制老化、市场行动迟缓而束缚企业发展的例子古今中外已经不鲜见了!国酒茅台的覆辙难道同仁堂还打算重蹈吗?
同仁堂作为一个上市集团公司,公司的市场信息机制却很不完善。由于没??完善的市场信息机制,市场存在诸多的问题就不能及时的反馈回来,市场动态不能及时反馈、服务无法跟进,则导致对市场危机的公关能力变弱。
去年2-3月间,一条消息不胫而走:传统中药龙胆泻肝丸能引起肾损害,甚至出现尿毒症!严格地说,龙胆泻肝丸事件不仅仅是同仁堂集团的“公关危机”,也是整个古老中药产业的“公关危机”。但由于老字号同仁堂在中国中医药产业中所处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使其立刻被推上了风头浪尖。媒体拷问之声四起:同仁堂为何不实行药品召回制度?企业责任何在?能够导致肾病的龙胆泻肝丸含有一种中药材“关木通”,“关木通”中有一种名为“马兜铃酸”的成份,这是造成人体损害的“罪魁”。既然国外此前已经有类似的病例报告出现,被称为“中草药肾病”。“龙胆泻肝”风波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下令修改处方而告终!
那么同仁堂为何不在“龙胆泻肝”风波来临之前直接修改相关处方,避免风波出现;或者在风波出现之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态度来化解危机,而要让风波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下令修改处方而告终呢?不论“龙胆泻肝”风波中消费者与同仁堂是否对簿公堂,但这一风波对300年来一直以“吃同仁堂的药放心”为豪的同仁堂来说,是名誉和品牌的莫大损失。如果,同仁堂有一条健全的市场信息机制,那么“龙胆泻肝”风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旧体制给同仁堂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金字招牌挡不住市场的冲击!旧体制的后遗症,成为同仁堂发展的一大死穴!
死穴二:执行力残疾――产品成功的绊脚石
中国本土的实战营销指导理论――全息介质营销理论的“二元合力论”认为:传播策略和营销模式是产品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产品上市四力论”认为:产品上市具有四力,产品力、策划力、决策力、执行力。产品的执行力是指销售网络的建设、对经销商的培训以及经销商对产品营销方案的执行力度。产品的执行力强弱是产品能否成功的保证。
同仁堂在物流配送、销售通路管理的不完善、经销商管理的不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同仁堂产品的成功上市,约束了同仁堂的发展,对同仁堂的品牌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虽然早在2002年6月,同仁堂已经实现了医药连锁系统管理,但是同仁堂的这套管理系统,只是实现了对同仁堂北京300多家连锁药店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而对销售通路的管理和经销商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由于同仁堂不能对经销商进行规范的管理,那么对同一产品、不同的经销商作出不同的宣传,不但不能树立同仁堂的品牌,反而将同仁堂的品牌做得支离破碎!试想,同仁堂旗下各种制药厂家有近百个,生产的药品达24种剂型、528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