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方剂学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 方剂学 课件

方 剂 学 science of prescriptions 【主要内容】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3.介绍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方剂的概念 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方剂学基础。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的性质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是中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辨证是施治的基础,运用方剂或组方用药是施治的主要环节,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与中医临床课之间的桥梁,学好方剂学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每一个临床中医师必须牢记一定数量的方剂。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a.方剂的起源与方剂学的形成 b.方剂学的发展 a.方剂的起源与方剂学的形成(表1) b.方剂学的发展(表2) b.方剂学的发展(表3) 3.介绍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各 论 Specific Discussions 1.解表剂 Prescriptions for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s 【教学目的】 1.解表剂的概念、立法依据、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介绍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桑菊饮、银翘散、败毒散(6) 1.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属八法中之“汗法”。 2.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3.适应证: 表证 ? 这是本类方剂主要治疗之证。 本类方剂除用于表证外,还可以治疗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有表证者。  为什么呢? 4.分类 classify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药为主---- 辛温解表剂----发散风寒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药为主---- 辛凉解表剂----发散风热 正虚外感之证----解表药为主配伍 补益药----扶正解表剂----扶正解表 5.使用注意 caution 1)掌握适应证 临床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无表证者不用。 2)煎法 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 作用减弱。 3)服法 (温服 保暖 助汗) 解表剂发汗,以周身微汗为度,不可过汗造成伤阴或亡阳。 4)禁忌 若病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等, 均不可用。 同时也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 吸收和疗效的发挥。 5)因时因地制宜 3.和解剂 Mediative Prescriptions 和解剂  教学目的  1.掌握本类方剂的适用范围。  2.掌握:小柴胡汤、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定义: 凡是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统称为和解剂。 适用范围   本剂除和解少阳外,还可以用于治疗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寒热互结证等。另外,因虐疾一病,有寒热往来之证,前人有“疟属少阳”之论。故治疟之剂亦属于和解剂之范围。 和解剂 3.1 和解少阳 Formulae that Harmonize shaoyang Meridian 和解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的基本方, 主治半表半里之证。 和解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主治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和解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病机 邪争少阳,枢机不利 治法 和解少阳 和解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君 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一散一收               臣 黄芩——清泄少阳郁热  和解少阳           佐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佐 生姜、大枣  益胃生津,调和营卫         使 人参、甘草 扶正祛邪,以防邪入       和解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配伍特点 祛邪扶正药相配伍,祛邪为主 疏透与清泄并用,胆胃兼调。 本方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柯韵伯)。 和解剂·和解少阳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