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志艾灸疗法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邓永志艾灸疗法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永志艾灸疗法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艾灸疗法 目 录 定义 基本技术 灸法禁忌 灸法注意事项 定 义 灸 法 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治 疗 寒湿痹症、脏腑虚寒、阳气虚脱、 气虚下陷、经络瘀阻。 基本技术 一、隔物灸 又名间接灸。艾注与施灸部位皮肤表面不直接接触。中间以不同的药物隔开,将艾炷置于药物上施灸(椎体高1厘米,椎体直径0.8厘米)。由于所用间隔药物的不同,故又有隔蒜灸、隔姜灸、隔盐灸等不同的名称。 隔姜灸: 姜,辛温,是温暖脾胃、散寒止呕的要药。常用于虚寒性腹痛、腹泻、呕吐、胃院痛、风寒湿痹等病症。隔姜灸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灸法之一。一般将生姜切成0.3-0.4cm厚的姜片,直径大约3-4cm,中间针刺数孔,放在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施灸,每次灸3—9壮,换艾炷而不换姜片。隔姜灸对虚寒病,如喘息、泄泻、口眼歪斜等,疗效较佳。 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平脐窝,上置艾炷施灸,当病人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又有在盐上放姜片,姜片上置艾炷施灸的。隔盐灸多用于急性胃肠炎、中风、中暑、尿潴留等。 隔蒜灸: 蒜,辛温,有暖脾胃、行滞气、消症积、解毒杀虫的功用。古人用隔蒜灸法,是借助于蒜的辛温解毒性能,辅助艾炷以加强其温暖中焦,解毒抗痨的作用。方法为;将独头大蒜切成薄片,中间针扎数孔,放置在穴位上,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施灸,待艾炷燃尽,换艾炷再灸。适用于寒性腹痛、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疠、肺痨等。 二、悬 灸 又名悬起灸。即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的一种灸法。—般艾火距穴位皮肤约3cm-5cm,灸10—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伤为度。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等。 温和灸: 是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灸法。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cm处左右,使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一般施灸时间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本法有温通经脉、散风祛寒的作用。 雀啄灸: 即将艾条点燃后,在应施灸的皮肤穴位上,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活动施灸。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温和灸偏于补,而雀啄灸偏于泻。适用于昏厥急救及一般虚寒性疾病。 回旋灸: 即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约3cm处.使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或反复旋转移动,以皮肤有温热不灼痛为宜。 三、温针灸 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l~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适应证比较广,如虚寒性病症,腰脊、关节、肢体冷痛、胃腹冷痛、闭经、痛经等病候。此法要注意选择长短合适的毫针,施灸过程中,酌情调整针尾与皮肤的距离,以保证针灸部位有温热感又不烧伤为度。 四、温盒灸 是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以灸数穴。 灸法的禁忌 一、病情禁忌 由于灸法是属于温热刺激,而热能伤阴,故阴虚阳亢和邪热内炽的病症皆不可灸。如阴虚痨瘵,咯血吐血,心悸怔忡,多梦遗精,中风闭证,高热神昏等病候,不宜施灸。若热病而误用灸法,致损阴血,助益有余之阳,甚则火毒内攻而成坏病。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必须细察病情,辨证论治。 灸法的禁忌 二、部位禁忌 凡颜面、眼区、重要脏器、血管表浅处、肌腱所在部位,以及妇女妊娠期的少腹部、乳头、阴部等均不宜施灸。 三、穴位禁忌 如头维、人迎、哑门、睛明、攒竹等穴,均不宜灸。 灸法注意事项 一、在施灸操作过程中,若因施灸过量,或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不必刺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水泡,放出液体,再涂以龙胆紫。化脓灸者,灸疮化脓期间,一个月内勿做重体力劳动,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为了保护痂皮,要避免磨擦,疮面宜保持清洁,以防止感染。 二、注意晕灸的发生。 三、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灸。 感 冒 定义 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 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 分为风寒、风热两类。 病因病机 感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