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效[优质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效[优质文档]

第十章 神经系统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系 刘忠保;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  NS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六节  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八节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 一般功能 一. 神经元 (一)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⑴感受刺激 ⑵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⑶传递信息或分泌激素;(二) 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生理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⑷相对不疲劳性:;(三)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2011.18 顺向快速轴浆运输主要运送的物质是: A.具有膜的细胞器(线粒体、突触囊???、分泌颗粒) B.递质合成酶 C.微丝和微管 D.神经营养因子 ;功能性作用 营养性作用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 ;★ 发生损伤时,离断部位距离支配器官(如肌肉)越近,营养作用消失越早出现,反之亦然. ★ 麻醉作用可以阻断神经冲动,而不能阻断营养因子的轴浆运输,因而不能阻断神经的营养作用.;二、神经胶质细胞;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乙酰胆碱或 氨基酸类递质; 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 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 激活区: 与突触后膜相对应的具有特化结构的突触前膜;2、突触的分类:;突触前膜的去极化→突触间隙的Ca2+内流→神经递质量子式释放 →生物学效应;小结: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Ca2+是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耦联因子;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4.突触后电位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③慢突触后电位:   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记录到的慢EPSP和IPSP。由K+电导增加或降低引起。;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二) 非定向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三)电突触传递;二、神经递质和受体;2. 调质的概念 ;4. 递质的共存(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 ;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 胆碱能受体 存在部位 生理作用 常用拮抗剂;2. 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及其受体 ;3.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2)抑制性氨基酸: ?-氨基丁酸、甘氨酸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四)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2)机制:如右图;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2.突触前抑制;(六) 中枢易化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丘脑的神经核团: 特异性感觉接替核 联络核 非特异性投射核 两套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产生特定的感觉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改变并维持皮层的兴奋性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脊 髓 α 运 动 N 元 脑 干 运 动 神 经 元 ;1. 脊休克(spinal shock);1. 脊休克(spinal shock);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的特征: 1.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但不属于姿势反射。 2.脊髓离断后增强(Babinski‘s征属于屈反射 ) 3.后放是它的一个特征 对侧伸肌反射: 支持身体不致跌倒,保持躯体平衡,属于一种姿势反射。 ;(2)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1)概念: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2)分类: 腱反射 肌紧张;;感受器:肌梭 传入纤维:Ia、II类纤维 中枢:脊髓 传出纤维:α传出纤维 效应器:梭外肌收缩 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 ;肌梭:长度感受装置;梭内肌纤维 形态 传入纤维 γ传出纤维 核袋纤维 Ia类 板状末稍 核链纤维 Ia、II类 蔓状末稍;γ运动N元兴奋;20 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2007) A .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 .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 .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D .引起腱器官兴奋;(2)反牵张反射(inverse stretch reflex) : 在牵张反射活动中,当牵拉肌肉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肌肉收缩突然停止,转为肌肉舒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