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动态200802
内部资料
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
研 究 动 态
(2008年 第2期 总第2期)
2008年2月29日
责任编辑:陈满春 编校:庞静茹
出版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93号 邮编:300171
电话:022 传真:022
目 录
气候变化
中国雪灾敲警钟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更紧迫……………………1
拉尼娜上半年还将淘气…………………………………………2
九大气候变化将危及人类安全…………………………………………3
联合国大会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主题辩论……………………………3
中国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4
联合国大会气候变化主题辩论闭幕……………………………………5
潘基文:气候变化既是威胁也是机遇…………………………………6
“全球变暖”不是个筐…………………………………………………6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8
地球为什么“发烧”了…………………………………………………9
全球变暖可能引发恶果………………………………………………12
气候变化或致供水危机………………………………………………13
气候变暖加剧西北喊渴………………………………………………13
应对全球暖化危机 人类何为?………………………………………14
应对全球变暖 全球人类的握手·合作………………………………17
全球24城市将熄灯1小时警示全球变暖……………………………17
各国的奇思妙想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18
遏制全球变暖 英专家研究限制“笑气”排放………………………19
日本北海道开展护冰行动 延缓气候变暖脚步………………………19
给地球打把伞 科学家尝试缓解全球变暖…………………………21
海平面上升及影响
国家海洋局:海平面上升应纳入沿海地区规划………………………22
30年后韩国周边海面将上升22厘米…………………………………22
荷兰防洪涝有招 造“漂浮房屋”应付海平面上升…………………23
加拿大:海平面温度上升导致飓风大量增加…………………………23
生态系统
全球变暖又添受害者 三成陆地鸟本世纪灭绝………………………24
气候变化正对全球海洋产生巨大影响………………………………25
综合信息
上海遭受第四次咸潮袭击 城市供水可保正常………………………27
强咸潮鼎盛期已过 珠三角饮水安全春节有保障……………………27
珠海取水近亿方 澳门饮用水量足质优………………………………28
三峡水库调剂长江水量 咸潮本月未露面……………………………28
海洋施肥计划搁置引起的思考………………………………………29
中国雪灾敲警钟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更紧迫
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特大雪灾,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值得全世界反思。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表明,这场特大异常雪灾,同此前发生的伊拉克暴雪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一样,其“幕后黑手”是去年秋天生成、影响渐强的拉尼娜现象。换言之,突降中国的雪灾,仅仅是世界气候异常的后果之一,并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
这场雪灾的最大特点,不仅仅在于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更在于它的极端异常——它不是降在中国本应下雪的北方,而是发生在冬天罕见雪花的江南亚热带地区。由于猝不及防,雪灾造成的损失就格外巨大。仅据不完全统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上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
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应对天气变化已经不是什么未雨绸缪的长远话题,而是兵临城下的当务之急。如果人们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应对气候变化,当从两个方面考量:一是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监测、预测水平,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建立全球联动预警机制;二是改革现有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之更加绿色、环保和节俭,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干扰,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
在防灾减灾方面,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提高警惕、优先考虑。发生在中国的特大雪灾告诉世人,在异常天气面前,监测能力越是薄弱,基础设施越是落后,生活物资、医疗设备和能源储备越是不足,其抗灾能力就越差,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3).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IPC J-STD-003D CN 中文目前最新版TOC.pdf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VIP
- 飞机主动杆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oc VIP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ppt VIP
- CNAS-CL02-A006: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