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3、子宫颈息肉: 形成机制: 长期炎症刺激 颈管粘膜上皮、腺体及间质局限性增生 肉眼: 突向粘膜表面、带蒂小肿物 4、子宫颈肥大 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宫颈肥厚增大,可比正常大2-3倍,质硬,表面光滑。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好发年龄:青春期或更年期 病因: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 雌激素分泌过高 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三、子宫颈癌(Carcinoma of the cervix) 大体类型 ⑴糜烂型:病变处粘膜潮红、呈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组织学: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 ⑵外生菜花型:癌组织主要向子宫颈表面生长,形成乳头状或菜花状突起,表面常有坏死形成浅表溃疡 ⑶内生浸润型:癌组织主要向子宫颈深部生长,使子宫颈前后唇增厚变硬,表面常较光滑。 ⑷溃疡型:癌组织除向宫颈深部浸润外,表面同时有大块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似火山口状。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90%,多为中度分化 1.直接蔓延:向上 子宫颈 向下 阴道穹隆及阴道壁 向两侧 宫旁及盆壁组织 向前后(晚期) 膀胱和直肠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无症状 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接触性出血 白带增多,腥臭味 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 子宫膀胱瘘或子宫直肠瘘 第二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一、葡萄胎 二、侵袭性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 ) 三、绒毛膜上皮癌 一、葡萄胎(水泡状胎块 ) 好发年龄:20岁以下、40岁以上 一、葡萄胎 镜下:葡萄胎有三个特点: ①绒毛间质高度水肿; ②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 ③绒毛膜滋养层上皮细胞增生。 细胞滋养层细胞 合体滋养层细胞 二、侵袭性葡萄胎 来源:继发于葡萄胎,也可开始即为侵袭性葡萄胎。 肉眼: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镜下:子宫肌层中有水肿状绒毛,但常见出血坏死,滋养层细胞增生的程度和异型性常超过良性葡萄胎。 临床:患者血、尿HCG持续阳性,如侵袭并破坏血管可使阴道持续或间断性不规则出血。 扩散:侵袭性葡萄胎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脑,部分转移至阴道壁或外阴。 预后:该病对化疗敏感,治愈率高。 三、绒毛膜上皮癌 来源:50%继发于葡萄胎后,25%发生于流产后,20%发生于正常分娩后,5%发生于早产和异位妊娠。 好发年龄:20~30岁 病理变化 肉眼:癌结节多位于子宫底,单个或多个,暗红或紫蓝色,常突入宫腔内。 镜下:①癌组织由高度增生、异型性明显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构成; ②无绒毛结构; ③无间质血管; ④癌组织常有明显的出血坏死。 三、绒毛膜上皮癌 扩散:局部直接蔓延 转移:早期血道转移(肺和阴道壁最常见, 其次为脑、肝、脾、肾等) 临床病理联系 葡萄胎刮宫后或产后数月出现持续性阴道不规则出血 子宫增大; 尿HCG阳性,血中HCG持续升高; 转移到肺可出现咯血,转移到脑可出现头痛、抽搐、瘫痪 预后:绒毛膜癌是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原来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多在一年内死亡。自应用化疗后,治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降至20%以下。 第三节 乳腺疾病 乳腺结构图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二)硬化性腺病 硬化性腺病 发病: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年龄:20~30岁 肉眼:单侧或双侧 多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状,质韧, 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 灰白色,略呈分叶状 镜下: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构成 乳腺癌组织学类型 非浸润性癌 乳腺小叶原位癌(中倍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倍镜) 乳腺髓样癌伴淋巴细胞浸润(低倍) 扩散 病变特点:小叶末梢导管上皮、肌上皮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但一般无囊肿形成。 镜下: 每一终末导管的腺泡数目增加,小叶体积增大; 病灶中央部位纤维组织呈不同程度增生,使小叶腺泡受压扭曲,病灶周围腺泡扩张; 腺泡外层的肌上皮明显可见。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同表寒肺热感冒,是风寒客于肌表,热邪壅肺所致的表寒里热证候。 表寒肺热感冒,或因肺热内蕴、复感风寒,或因表寒未解、入里化热、肺热为表寒所遏而形成。 表寒肺热感冒,多以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黄粘稠、烦躁为主症。 表寒肺热感冒因风寒客表,邪热壅肺,热被寒遏,不得透发,故形成表里寒热互相错杂的证候。《伤寒论》中的太阳表邪迫肺证、太阳表寒里热证等,即属此证范畴。 其临床表现为: 主症:①恶寒发热,身痛;②汗出、烦躁,口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