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修辞和虚实转化,打造语言魅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借修辞和虚实转化,打造语言魅力

巧借修辞和虚实转化,打造语言魅力   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有文采的句子和语段,就像“玉”和“珠”,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鲜活亮丽的语言,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夺人眼球,使阅卷老师在赏读时顿生一种促动美和震撼美。因此,写作语言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更应该具有灵动飞扬的色彩。   怎样才能使写作语言亮丽生辉呢?它可以是巧妙使用修辞,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巧妙添枝加叶,借用流行歌词,巧用虚实转化等等。   下面就“巧用修辞和虚实转化”这个方法,谈谈打造亮丽语言的技巧。?   技巧一 妙用比喻,化虚为实         例文一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那眼神里诠释着多少爱啊!   一般写母爱的作文,对妈妈眼神的叙写单薄空洞苍白,无法让人体会到母爱的温馨伟大。而      画线的文句      运用了具体形象的比喻,化虚为实,生动地诠释了温馨的母爱,这种爱触手可及,无与伦比。化虚为实,犹如给句子装饰了语言的亮片,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这种化虚为实的例子很多,试看其他一些运用比喻修辞来化虚为实的佳句:         ①逆境是阻挡弱者的大山,也是冶炼强者的熔炉。   ②尊重就如一束玫瑰,芳香扑鼻,在你给予他人的同时,自己也留有余香。   ③白衣天使对病人的微笑,就像那严冬过后第一缕温暖的充满希望的阳光。   ④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诗歌的国土。   在上边的例子中,本体“逆境”“尊重”“白衣天使的微笑”“唐诗”都是属于虚体,通过化虚为实,它们被比喻为“阻挡弱者的大山”“冶炼强者的熔炉”“一束芳香扑鼻的玫瑰”“严冬过后第一缕温暖的充满希望的阳光”“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这些比喻达到了“虚→实”的虚实转化效果。这种化虚为实的方法,可增强文章的文采,提升文章的魅力,使贫乏、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错落有致。?            技巧二 妙用比喻,化实为虚            例文二      2011年10月13日下午,一出惨剧发生在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漠然走过,终于第19个路人毅然抱起了她。   这是一个六十八岁的拾荒老人啊!她抱起的仅仅是一个孤弱的奄奄一息的孩子吗?她捡拾的简直就是国人蜕化的灵魂,国民几近泯灭的人性啊!   这一段文字让人警醒,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可是这一桩悲剧却让人感到:道德在我们面前一天天枯萎,我们在道德面前一天天冷漠。画线的文句运用暗      喻来化实为虚,鞭辟入里,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再看其他一些运用比喻修辞来化实为虚的佳句:      ①舞动的火焰好像永不磨灭的希望。   ②崎岖的山路好似饱经沧桑的人生。   ③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就像青春的思绪随波散开。   ④丢失了大量文物古迹的莫高窟,宛若被剥蚀的灵魂。   在上边的例子中,本体“舞动的火焰”“崎岖的山路” “在杯中打着旋的茶叶”“丢失了大量文物古迹的莫高窟”都是属于实体,通过化实为虚,它们被比喻为“永不磨灭的希望”“饱经沧桑的人生”“随波散开的青春的思绪”“被剥蚀的灵魂”,这样比喻,达到了“实→虚”的虚实转化效果。这种化实为虚的方法,增强了文辞的感染力,会使文章显得有文采,有气息,富有诗意之美。?      技巧三 巧借移用,以虚代实         “词语移用”是把惯用以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用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从而创造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法。在这里我们把本应修饰实体的词移用来修饰虚体,通过这种“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达到虚实转化的效果。            ①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   ②好大喜功的乾隆把他的所谓“十全武功”镌刻在避暑山庄里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祥的气氛。         ③又发试卷了,我不得不把纷乱的思绪折起,连同冷落了多日的日记一并塞入桌洞,手又碰到那个装满父亲期望的鼓鼓的包。   ④牵着母亲的手,摸着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我仿佛触摸到的不是她的手,而是她大半辈子的沧桑。风吹过,撩起母亲已逐渐变白的发丝;雨落下,冲淡一颗期盼的心。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