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研究所版第10章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ppt

石油地质学--研究所版第10章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学--研究所版第10章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

(三)西部造山型盆地 位置: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以西,包括:新疆、青藏高原、甘肃走廊等地区 1.成因机制:这类盆地多沿陆源岩浆弧或造山带一侧分布, 以挤压作用为主, 盆地的形成与聚敛型板块运动有关。 2.盆地分类:可分为三个亚类 (1)弧后盆地 典型盆地: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 含油性特点: a.盆地呈不对称状, 靠近造山带为冲断层, 岩石圈发生弯曲沉陷较深, 有河流三角洲沉积组合, 盆地中部有巨厚的海相沉积, 物源多来自岩浆弧。 b.在盆地造山带一侧多为背斜油气藏, 盆地斜坡缓翼构造抬升一侧常发育地层上倾尖灭, 地层不整合面以上的不整合油气藏。 (3)碰撞山间盆地 典型盆地:a.柴达木盆地 b.吐鲁番盆地 c.伦坡拉盆地 含油性特点: a.盆地周围被冲断带所围限; b.生油层系多; c.盆地内褶皱变形普遍, 断裂也较发育, 多为压性结构; d.盆地内以构造油气藏为主, 岩性油气藏较少; (2)碰撞山前盆地 典型盆地:准葛尔盆地 酒泉盆地 含油性特征: a.由于造山带多次活动, 山前多次沉降, 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生油凹陷, 因此具有生油层系多的特点。 b.盆地不对称, 因而造山带附近以平行造山带分布的狭长陡构造陡翼常伴生逆冲断层, 盆地缓翼构造平缓且发育岩性尖灭、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3.主要特征: 1)多以古生界变质岩系为基底,活动性较大; 2)沉积盖层以中新生界陆相沉积为主; 3)逆冲断层发育,平行褶皱山系分布的背斜带、断裂带发育; (三)西部造山型盆地 位置: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以西,包括:新疆、青藏高原、甘肃走廊等地区 小结:上述含油气盆地按板块学说划分的三大类七个亚类是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概念 (一)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 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二)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第五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内的油气聚集带 二、油气聚集带的类型(参见教材P278-281) 由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沉积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差异,可以形成各种二级构造带。常见的有:背斜带、断裂带、潜山带、岩性尖灭带、礁块带、盐丘带。 1 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特点: (1)常发育于地壳相对活动的褶皱区的边缘和盆地一侧,受侧压应力作用而形成挤压背斜; (2)背斜构造常呈线状或雁行状排列,两翼倾角大,不对称,陡翼发育逆断层,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 (3)在地壳相对稳定区域,由于基底断裂或基岩隆起而形成较平缓的大型长垣或隆起; (4)构造面积大,倾角平缓,闭合高度小,断层少; 实例: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四川盆地威远隆起 2 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常见、复杂 常伴生其他类型的局部构造形成,可以组合成断块、断阶、逆牵引背斜等油气聚集带。 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3 潜山型油气聚集带 常分布于地台区,古地形突起或古构造剥蚀残山,在不整合面以下形成。 实例:华北盆地震旦亚界或下古生界,上百个潜山带(任丘古前山) 4 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聚集带 盆地边缘以及隆起斜坡带的上倾尖灭带或相变带附近,成群成带分布。与生油层直接接触,生储油组合条件好,油源丰富,同沉积,运移距离短,圈闭形成早,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四、中国含油气盆地内油气藏序列 (一)油气藏序列的概念 油气藏序列是指不同成因类型的油气藏, 在含油气盆地中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在盆地的特定构造部位形成特定的油气藏分布. 油气藏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性称之为油气藏序列。 (二)我国油气藏序列类型 1.东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序列 (1)油气藏类型 A.潜山油气藏 B.断块油气藏 C.地层超复油气藏 D.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E.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F.滚动背斜油气藏 G.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H.生物灰岩油气藏 (2)典型含油气盆地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图示) 2.中部克拉通型盆地油气藏序列 (1).油气藏类型: 盆地边缘多为背斜油气藏 盆地中部多为岩性油气藏 (2).典型含油气盆地 A.四川盆地 (图示) 川西北 分布的 中坝气田 川东北 分布的 石油沟气田 卧龙河气田 相国寺气田 均为背斜油气藏 川中 则为 岩性油气藏 B.鄂尔多斯盆地 (图示) 盆地边缘 分布 背斜油气藏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