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室腔定量测定建议PPT
左室重构的评价及心超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 左室重构是指心脏大小,几何构型及功能随着时间面改变。 等长运动或等张运动可引起LV、RV重构,尤其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其他病理状态下可引起心脏增大或室壁增厚。 1/3-1/2心梗后病人左室会进展扩大,伴有心脏几何形状的扭曲及发生二尖瓣的返流。 建议用LV容积、LV质量、LVEF、LV形状来随访生理及病理刺激的左室重构。 右室及右室流出道的测量 正常右室是复杂的新月形结构包绕左室,单个2D切面不能窥见全貌。 应用切面包括胸骨旁长轴,短轴,RV流出道,心尖四腔,剑下切面,尽管如此,临床上评估RV仍不尽满意。 近来,大量研究注重右室功能评价各种心肺疾病的预后,提示常规评价右室功能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RV压力低但顺应性高,以后负荷敏感。RV大小及功能的改变预示肺血管阻力改变及左室传导来压力的改变。 RV后负荷的改变在成年人急性表现为RV扩大,慢性表现为RV肥厚。 RV内在异常如梗死和发育不良会导致RV增大和室壁变薄。 右室游离壁的正常厚度5mm,可以从2D或M超测量。尽管可以从心尖及胸骨旁长轴测量,但剑下R波时三尖瓣腱索水平测量的厚度差民小且与右室收缩压力相关。注意避免右室外膜脂肪组织和肌小梁。 从心尖四腔评价RV大小较为容易。此切面上RV腔中部直径及面积应比LV小。 应得至真正没有缩短的右室。 RV面积与LV相似且平分心尖表明RV中度增大。RV继续增大,RV面积超过LV并占大部分心尖。 测量RVOT最好的切面是胸骨旁短轴。 表7 右室和肺动脉参考值和划分价值 参考范围 轻度 中度 重度 右室内径 RV底部内径(RVD1),cm 2.0-2.8 2.9-3.3 3.4-3.8 3.9 RV中部内径(RVD2),cm 2.7-3.3 3.4-3.7 3.8-4.1 4.2 RV长径(RVD3),cm 7.1-7.9 8.0-8.5 8.6-9.1 9.2 RVOT直径 主动脉瓣上方(RVOT1),cm 2.5-2.9 3.0-3.2 3.3-3.5 3.6 肺动脉瓣上(RVOT2),cm 1.7-2.3 2.4-2.7 2.8-3.1 3.2 肺动脉直径 肺动脉瓣下(PA1),cm 1.5-2.1 2.2-2.5 2.6-2.9 3.0 由于对复杂几何构型的RV缺乏标准化方法计算RV容积,直接测量RV容积和EF仍成问题。 可用三尖瓣瓣环位移定性评价右室功能。正常收缩时,三尖瓣瓣环向心尖位移1.5-2.0cm,当位移小于1.5cm时心血管病预后不良。 在心尖四腔上测得的RV面积改变分数(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是定量评介RV功能的简单方法,该方法与MRI测得的RVEF相关(r=0.88)。 其他方法:组织多普勒成像三尖瓣瓣环运动速度,心肌活动指数(Tei index)。 参考范围 轻度 中度 重度 右室舒张面积,cm2 11-28 29-32 33-37 38 右室收缩面积,cm2 7.5-16 17-19 20-22 23 右室面积改变分数,% 32-60 25-31 18-24 17 表8 心尖四腔右室大小及功能参考值和分界价值 左房和右房测量 房室腔定量测定建议 -------美国心脏超声指南与标准委员会房室腔定量测定写作组联合欧洲心脏学会心脏超声分会的报告 背景 由于心超的便携性、多功能性,心超在心脏影像中占主导地位,现广泛应用急诊室、手术室及ICU病房。 近年来心超方法及技术进展很快。由于高频探头、谐波成像、全数字机器、左室造影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图像的质量有显著改善。 心腔大小、心肌质量 、心室功能定量测定是临床重要且经常性的工作。 心超的标准化测量不连续,没有象其他影像学那样成功。有时甚至认为不可靠。 美国心脏超声指南与标准委员会房室腔定量测定写作组联合欧洲心脏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对以往的建议更新。 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并不是在每个病例都能做到的。 心超测量概述 虽然新技术如宽频探头、谐波成像、左室造影应用,图像质量得到改善。图像优化需要一些每个切面的专门知识及细节问题。 患者左臂应上伸展开肋骨。 表1.二维定量测定图像获取与设置要点 目的 方法 减少心脏移位 平静或暂停呼吸(呼气末) 最大图像分辨率 必要的最小探查深度 尽量高的探头频率 调节增益、动态范围、侧向及纵向增益在合适范围 频帧>30帧/秒 谐波成像 B-color imaging 避免心尖缩短 直侧卧位 Cut-out床垫 避免依赖可触及的心尖搏动 最好的内膜边界 声学造影 确认收缩、舒张末期 二尖瓣活动、腔室大小而不是ECG 心超测量概述 数字化仪器或工作站的图像获取最佳图像频贴至30帧/秒。窦性心选取有代表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