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_地球与地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_地球与地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线等高)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同图等距)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密陡疏缓) a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b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c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地:地形四周低中间高,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 3、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凸向低值处,脊线数值高于两侧 4、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等高线凸向高值处,谷线数值低于两侧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山地 盆地 100 200 300 山谷 300 200 100 山脊 山顶 山脊 山脊 山谷 山谷 5.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判读方法位于两山峰之间 6.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在图上等高线重合或根据陡崖符号判断 鞍部 G 100 400 300 200 陡崖 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温馨点拨 计算陡崖高度的方法 公式:(n-1) ×Δd≤ΔH(n+1) ×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Δd:等高距 2.陡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 h大﹢ Δd h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 Δd﹤H≤h小 h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 ?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200米,<400米 图其中A处表示 ,B处表示 ,C处表示 ,D处表示_,E、F相比,E表示 部位,F表示 部位,G处表示 。 鞍部 山谷 山顶 山脊 缓坡 陡坡 陡崖 不妨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1.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 判地势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大小小大)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大大小小) 判坡度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在不同图中,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反之坡度小,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一致,则比例尺大的坡度大,反之坡度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一致,则等高距大的坡度大,反之坡度小 判地形 种类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判地形 部位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 高频考点讲练 (3)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判断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处多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2)判断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 ①选建水库坝址: (3)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 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