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整理2-水泥类-整理版.docx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组成及适用场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装配式混凝土路面和钢筋纤维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土(亦称无筋混凝土或素单混凝土)路面的指除接指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指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指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装配式混凝土路面指将预制的水泥混凝土板块现场装配形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指沿纵向配置连续的钢筋,除了在与其它路面交接处或邻近构造物处设置胀缝以及视施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不能设横向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水泥混凝土的技术发展研究混凝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⑴ 第一阶段──理论基础阶段1850年,Lambot用钢筋网造了一条小型水泥船。这标志着钢筋混凝土(RC)时代的开始,也是RC预制工业的萌芽。1918年,D. A. Abrams建立了水灰比强度公式。1930年,Belomey提出了混凝土强度与水泥实际强度及W/C之间的关系。后来,Powers又确立了混凝土强度增长与胶空比的关系。⑵ 第二阶段──理论升华及工艺变革阶段1928年,E. Freyssinet提出了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理论。对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中应用奠定了基础。1934年,美国发明了振动器。从此,混凝土施工工艺飞速发展。前苏联根据W/C理论开发了干硬性混凝土,并研制了许多高效重型设备。⑶ 第三阶段──外加剂应用阶段1937年,E. W斯克里彻取得了用亚硫酸盐纸浆废液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的专利,拉开了现代外加剂的序幕。1936年,Bell提出了可泵性问题。随后Gray, Popovics等对可泵性做了不同的解释。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的服部键一首先研制成功了蔡系减水剂[8]。1964年,前联邦德国又研制成功了以磺化三聚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另一类高效减水剂“Melment,它标志着流动性混凝土时代的开始。⑷ 第四阶段──高性能混凝土阶段高性能混凝土(HPC)是混凝土技术的高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涵义不同。20世纪中后期,人们追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20世纪50年代,混凝土强度为35MPa, 60年代为40 MPa-50 MPa, 70年代为60 MPa。目前所能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早已超过了结构设计所采用的强度。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相继发现即使是应用高强度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期间依然出现开裂、腐蚀、冻融、剥落等众多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常规混凝土原材料、常规混凝土生产工艺、要通过掺加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使混凝土具有某些优异性能的混凝土。其技术特征是高密实性,具体表现在高抗渗性、体积稳定性、自密实性、高抗压强度(大于60MPa)。HPC已被认为是21世纪的混凝土[9-10] 。当今,混凝土无疑己成为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Sandor Popovics[11]教授认为混凝土成为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的原因在于:C1)混凝土易于浇注成任何尺寸及形状,与钢筋结合更使其应用大大扩展;(2)混凝土可选用不同方法制备以适应不同情况;(3)经济性;(4)每单位荷载的能耗大大低于钢材或砖的能耗。P. K. Mehta[12]教授则认为其原因是(1)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水性:(2)混凝土易制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混凝土结构构件:(3)混凝土是工程上最易得到且最便宜的材料。3.水泥混凝土技术研究发展SHRP关于砼的研究内容:寻找延长砼路面耐久性的知识,材料,方法&高速公路水泥砼的技术变化。新技术内容:砼路面修复及再生利用技术,砼无损检测,砼路面质量保证体系。我国研究内容:⒈设计理论,方法和参数,考虑荷载,温度,疲劳综合作用的设计方法;2.砼路面发展对策及路筑技术;发展对策:提出了1.高低应力比的砼疲劳特性2.控制挠度的结构设计方法3.砼路面结构可靠度材料①HPC:便于浇注,不离析,工作性,耐久性,力学性能稳定。②.聚合物改性砼:聚合物浸渍砼,聚合物砼,聚合物胶结砼③功能性砼:补偿收缩,防水功能,屏蔽电磁波辐射,导电功能④智能型砼:智能型交通系统导航材料,损伤自诊,调湿砼,温度自监控砼,自愈合砼改性技术①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引气,缓凝,防冻,膨胀②新型:高强砼泵送剂,减缩,防裂防水,防渗憎水,免振砼外加剂,超缓凝剂,保水保温,脱模剂新结构贫砼基层(普通&排水);露石砼;半刚性基层;连续配筋砼,钢纤维砼,复合式,彩色设计现代技术——体积法设计发展:1.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简化标准设计强度2.配合比设计中越来越多试验粉煤灰&火山灰3.开发混合料配合比新理论,重点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