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师脾胃病讲座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米老师脾胃病讲座PPT课件

* 米子良教授简介 米子良教授系内蒙古地区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我院伤寒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卫生厅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历任内蒙古教育厅、卫生厅高评委员会专家。 先后主持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主编及参编《内蒙古食疗药》、《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黄河医论》等著作。研制的“三宝大造片”获内蒙科技进步四等奖。主持完成内蒙科委课题“内蒙古中蒙食疗药学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浅谈 中医对脾胃病的诊治特色 主讲人:米子良 教授 一· 概 述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具有对水谷受纳和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输布的作用,将水谷转化为人体需要的物质基础——津液、营卫和气血,三者层层深化,津液化生营卫,营卫化生气血。 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脾胃病的患病率也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社会70%~8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脾胃病。 二.诊查要点 1、望舌象 望舌象包括望舌质,舌体,舌苔三部分。舌为心之苗,舌质的色泽变化,舌体的形态改变,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盛衰。舌苔是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的蒸腾所生,有苔质,苔色等变化,反映病位的浅深,疾病的寒热性质,病邪的进退和胃气的有无等。 舌质红——多见于肝热犯胃或胃热积聚,并且舌苔黄腻或灰腻,厚腻为脾胃俱热或食滞胃肠。 舌体胖边有齿痕——多见于脾胃气虚; 舌质淡舌体胖,苔厚白——为脾胃阳虚; 舌色红或绛,舌面无苔如镜——为胃津干涸之象; 舌红有裂纹或花剥——为胃阴不足,阴虚内热; 舌暗或紫暗或边有瘀点,瘀斑——均为胃络瘀阻之象。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即指出该病是以胃脘部疼痛,胀痞,满闷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该病包括了西医的“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炎” ,“反流性胃炎” ,“疣状胃炎” ,“食道炎” ,“食道息肉” ,“食道癌” ,“胃癌” ,“胃贲门迟缓症” ,“胃息肉”等。 三.病证相关 四.临证备要 古人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说,以调脾胃升降之气机,认为治疗胃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以清为道,病症相同有异当辨证治之。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现代检查数值为中医辨证延伸,如慢性胃炎辨水肿,充血,色红,黏膜糜烂,为热郁湿重;胃黏膜苍白,或是红白相间,血管显露,为气虚血瘀;肠腺化生或见上皮细胞者为瘀毒郁结;若伴胆汁返流者,为胆胃不和之象。这些微观现象可弥补中医之不足,并有力的促进疗效的提高。 2.脾胃病治疗与整体调节结合 辨证时不仅要注意脾胃主运化与升降失常的临床表现,更应关注全身整体状态以及年龄,体质,性别和职业,环境,气候,饮食等对机体的影响,综合考虑。通过整体调节不仅脾胃病症状得以好转,全身情况也会有明显改善。 3.肝脾(胃)同治: 如肝失疏泄,脾胃纳运失常,肝郁气滞血瘀或肝郁化火,肝气横逆犯胃可见胃胀胁满,嗳气反酸,治以泻心汤,四逆散加减。 4.通降治酸抑菌: HP、胃酸和胃蛋白酶是形成溃疡炎症的必要条件,郁热犯胃,湿热中阻,胃失和降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和降胃气可使胃酸减少,如左金丸,生姜泻心汤,枳壳,煅瓦楞,乌贼骨,浙贝, 黄芩,川连,公英酌情选用,如虚寒症可选砂仁,木香,陈皮,生麦芽等。 5.溃疡宜托剂: 先贤云:“形不足者,调之以甘药”,治用小建中汤或黄芪,桂枝,当归,白芍,乳香,没药等。 6.胃脘嘈杂,灼热: 法宜清热温润,用川连5g,酒干姜3g,蒲公英20g,加九香虫5g,酌用连翘,百合,芦根等。 7.脘腹隐痛: 宜温通降气,用白术,元胡,当归,没药,蚕砂等。 8. 脘腹刺痛: 宜活血和胃,用白芨,三七,蒲黄,灵脂等,以上三种病症均可加白芍30g,炙甘草10g,予柔肝缓急。 9.呃逆嗳气: 宜平冲降逆,施半夏,橘皮,生姜,苏梗,赭石,丁香,柿蒂,香橼,佛手等。 10.痞满,胀满实证: 宜理气通脾,用枳壳,榔片,厚朴,旋覆花等,满闷虚证者,宜健脾和胃,用党参,云苓,陈皮,半夏,生白术(30~60g),运脾除湿,畅腹消胀。 *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