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垂直地带性.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垂直地带性.ppt

第三节? 垂直地带性 一、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二、垂直地带谱 三、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 四、垂直地带的特征 五、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相互关系 一、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一)定义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三) (四) (一)定义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具体表现,即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及经向地带性相互作用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三度空间地域分异,被合称为“三维地带性”。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1.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提条件。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3.小结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1)热量分析 随着海拔增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损耗相应减少,使到达山地的太阳总辐射随高度递增。 有效辐射随山地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相反因素影响。 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的长波辐射。 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取决于何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山地辐射平衡随高度的变化无一致的趋势。无论如何,根据太阳总辐射随山地高度递增、土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的观测事实,可以推断,山地与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感热交换和潜热交换是山地热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除受地表辐射平衡状况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与周围自由大气热交换的影响,其总趋势是递减的。 2)水分分析 由于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量在某一高度以下是随高度而增加的。超过这一高度以后,由于水汽含量大为减少,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转为递减。因此山体中部出现一个最大降水带。 在高山的峰脊,地表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固体降水被长期滞留形成冰雪带。 3.小结 综合起来,一方面是热量和温度随高度的递减,另一方面是水分随高度递增而后转为递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制约植被和相应土壤发育的气候条件随高度的变化,也就产生了山地自然带的垂直更替。 二、垂直地带谱 1.定义 垂直地带谱是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 它反映了自然综合体在山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域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垂直地带谱中的每一垂直地带都不是孤立的地段,而是通过普遍存在的能量传输和物质循环联系起来的整体。 二、垂直地带谱 2.要素 基带、树线、雪线、顶带 是垂直地带谱的完整性标志. 三、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 (一)山地位置 (二)山体性质 (一)山地位置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山麓位置 1.纬度位置 不同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垂直地带谱类型。 垂直地带谱的热力性质是与山地所处的纬向自然带热力性质相一致的,并有相应的结构特征。 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复杂. 2.海陆位置 山地的距海度(指距水汽源地的远近)不同,垂直地带谱的性质和结构也有区别。 地处海洋性水平自然带的山地产生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图6.2A),而大陆内部产生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图6.2B)。 般地,随着距海度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3.山麓位置 山麓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山地水热组合的初始状况,也即决定了基带的性质。 处于同一水平带的不同山地可因山麓海拔高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基带。这在高原上的山地表现最为明显(图6.3)。一般随着山麓海拔增加,基带改变,带数减少,带谱结构也趋于简单。 (二)山体性质 山体性质主要指山体高度、山脉坡向与走向以及局部地形等。 1.高度 2.山脉坡向 3.走向 4.局部地形 1.高度 山体高度是垂直地带谱完备性的先决条件。高逾雪线的山体才可能产生完整的垂直地带谱。 像喜马拉雅山、天山这样一些高耸的山体,我们可以观察到由山麓基带一直到高山冰雪带渐次更替的壮丽景观。 2.山脉坡向 山地坡向存在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别。一般同一山体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迎风坡得到较多的降水。 喜马拉雅山南坡向阳,有较充足的热量,又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相交,承受大量降水,形成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北坡截然相反,背阳,面向干冷的高原寒漠,西南气流受山脉屏蔽无能为力,故北坡形成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图6.4) 3.走向 山脉的走向和排列方式与大气环流系统相互作用引起水热分布的改变。 如地处西风带的天山,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一方面沿山地北坡爬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顺山脉走向向东运移,使降水逐渐分散,形成天山北坡由西往东逐渐变干的湿润状况。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