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帕金森病课件_3
第五节 帕金森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熟悉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 概念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主要症状为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 帕金森氏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 帕金森氏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不是一个概念,帕金森氏病原发于脑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变性,而帕金森综合征继发于感染、中毒和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了类似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有人发现PD是由于中脑的黑质神经元变性所致,使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含量减少,而乙酰胆碱(Ach)含量则相对增高,其功能相对亢进,因而产生PD症状。 一般情况 【病因和发病机理】 发病机制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临床表现】 多在50岁以后,男多于女 (一)震颤 为静止性震颤。常从一侧上肢开始,以手为显著,呈规律性的搓丸状动作,每秒4~6次,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对侧肢体、下颌和颈部。活动和睡眠时消失,情绪紧张时加重。 (二)强直(肌张力增高) 从一侧开始,逐渐到对侧和全身。肢体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或齿轮状强直(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 因面肌强直,缺乏表情,瞬目减少,好似面具脸。 (三)运动减少 由于肌张力升高,动作缓慢,随意运动减少。精细动作障碍,如书写不灵,写字过小。咀嚼困难、吞咽呛咳、言语低沉等。 (四)步态异常 患者步态特殊,身体前倾,上肢协同摆动几乎消失,步伐小。始动时困难而缓慢,但越走越快,尤如前冲,称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和尿里的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减少,基因改变(该病有20%的遗传倾性)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在疾病早期可发现多巴胺递质减少,这些便可确诊是否患帕金森病。 诊 断 鉴别诊断 震颤麻痹须与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相鉴别。如脑炎后引起者,年龄较轻、有脑炎病史,多数遗留有神经体征。药物引起者,有明显服药史,停药后减轻并恢复,如精神病等。如系动脉硬化引起,常伴有局灶神经体征,多巴制剂治疗一般无效。 治 疗 (一)药物治疗 2.左旋多巴(多巴胺替代疗法)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症状,心律不齐;不自主运动及开-关现象(即动和不动交替出现)。 因此近来应用左旋多巴和脑外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混合治疗。即美多巴(madopar)和信尼麦(sinemet)两种,减少了副作用。 3.多巴胺能受体直接激动剂 临床主要采用溴隐亭,一般与多巴胺合用。副作用主要是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4.其它 金刚烷胺,可促进多巴胺在末梢的释放,剂量为100~150mg,每日2次,癫痫患者禁用。 (二)外科治疗 (三)其他 头针疗法、体育疗法,按摩等有一定帮助。 * 据世界帕金森病协会资料显示:全球现有超过400万帕金森病患者,我国有170万人患病,其中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并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了2.5%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人成为新发的帕金森病患者。 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 迄今为止病因仍不清楚。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中年以上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因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障碍 .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病理】 主要为黑质致密带中含黑色素神经细胞减少,变性和空泡形成,胞浆内有同心形包涵体。蓝斑,迷走神经背核有类似变化,壳核较轻。 晚期由于严重的肌强直和关节僵硬,致卧床不起。 常并发肺炎、跌伤和褥疮。 1.一般在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 2.具有典型的震颤、强直、运动减少、面具脸、慌张步态等症状和体征。无锥体束征。 3.尿和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降低。 本病至今尚无根治疗法。目前采用的多数疗法只能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 1.抗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