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学宫谈:《哈佛积极心理学》(修订版).pptVIP

天心学宫谈:《哈佛积极心理学》(修订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心学宫谈:《哈佛积极心理学》(修订版)

* * * * * * * * * * * * * * * * * * * *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苏东坡的主观幸福感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苏东坡的乐观人格 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吼声,柱杖落手心茫然 。 ---- 苏东坡的幽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东坡的认知调整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四种压力化解方法 一死了之 一走了之 一醉了之 一笑了之 哪幅人脸更接近你对生活的感受 人性 人天生有不合理的思维倾向 完美主义倾向 谴责他人、自己、社会倾向 以片概全倾向 无端焦虑倾向 Diener 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 ? 在下列项目前选择合适的等级说明你的同意情况: ? ①非常同意 ②同意 ③有点同意 ④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⑤有点不同意 ⑥不同意 ⑦非常不同意 ? 1、我生活的大多数方面接近我的理想 2、我的生活状态是很好的 3、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4、迄今为止我在生活中得到了我想得到的重要东西 5、如果我能回头重走人生路,我几乎不想改变任何东西 关注的焦点不同:一样深刻? 不幸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幸福的家庭各有自己的幸福 。 ——罗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 。 ——托尔斯泰 男人爱回家——美 女人爱说话——味 开口说好话——佳 孩子说笑话——肴 幸福的家庭 不幸的家庭 男人不回家——支 女人不说话——离 开口说坏话——破 孩子说假话——碎 内部因素:气质 Telligan双生子研究: 不同家庭中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成长的异卵双生子有更多的SWB相关性 Fraternal (non identical) twins Genetics and twins Identical twins Twins and lifestyle 分开抚养的双生子有同样的 职业、爱好、性格脾气和心脏病 遗传解释 40%的积极情感变化 55%的消极情感变化 48%的生活满意度 共同的家庭环境解释 22%的积极情感变化 2%的消极情感变化 13%的生活满意度变化 幸福有一个基线 人类天生有幸福倾向 0 好事 坏事 好事 每个人基线水平不一样 升职 车祸 子女上北大 薛宝钗 林黛玉 王熙凤 内部因素: 性格 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幸福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幸福 没有神经质有神经质 外部因素: 工作 满意的工作使人幸福 工作本身 人际环境 外部因素:收入 幸福感 收入 钱VS爱 婚姻 外部因素: 文化 西方人得分比东方人高 西方文化强调自我一致性 东方文化强调人我一致性 积极评价VS恪受中庸 Seize today, and put little trust as you can tomorrow. ——Horace 抓住今天,且尽量给明天以希望。 ——贺瑞斯 学以致用 积极心理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evidence-based),主张进行深入、全面的心理学跟踪调查,并予以多样的统计分析(Seligman, Ernst, Gillham, Reivich, Linkins, 2009)。在这里,赛利格曼教授特别强调积极心理学要像医学那样严谨,具有深入的数据支撑。 例如,赛利格曼教授开设的宾州压弹课(Penn Resiliency Program, PRP) ,最初是为了预防青少年抑郁而设置的。在过去的20年中,共有17项研究被实施,以检查它的有效性,且每一项研究都有对照组。这些研究共有2000名8-15岁的青少年参与,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