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剧作语言中北京韵味构成元素蠡测.docVIP

老舍剧作语言中北京韵味构成元素蠡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剧作语言中北京韵味构成元素蠡测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从走上文坛开始,他就致力于追求语言民族性、艺术性和独创性的高度统一。凭着深厚的生活积累、坚实的语言功底和不懈的艺术追求,老舍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成为“完全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本文拟从《茶馆》和《龙须沟》入手,论述老舍剧作语言北京韵味的构成元素。      一、丰富的北京方言语汇      正因为对老北京的熟悉,老舍胸中仿佛藏有一部北京市民语言的活字典,词汇量之丰富,运用起来之灵活,令人叫绝。《茶馆》和《龙须沟》中,北京口语词汇不胜枚举,这些词既有助于准确地表情达意,还给作品语言带上浓浓的北京风情。如:   甭   1.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茶馆》)   2.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买热茶去!(《茶馆》)   3.我没的说,要说呀,我只说这一句:下回再下雨呀,甭教我出来!半夜三更的实在可怕!(《龙须沟》)   早班儿   1.您二位真早班儿!(掏出鼻烟壶,倒烟)您试试这个!刚装来的,地道的英国造,又细又纯!(《茶馆》)   2.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老大拿开水去!(《茶馆》)   咂摸   1.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茶馆》)   2.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茶馆》)   抓早儿   1.你倒是抓早儿买点菜去呀,待一会儿准关城门,就什么也买不到啦!(《茶馆》)   泡蘑菇   我那口子没毛病,就是不好好地干!拉不着钱他泡蘑菇,拉着钱,他能一下子都喝了酒!(《龙须沟》)   不是   1.大妈我说什么来着?赵大爷也这么说不是?(《龙须沟》)   2.怎么,刘巡长……巡长我说今儿个又得坐蜡不是?(《龙须沟》)   您哪   1. 哪儿的话您哪!(《龙须沟》)   2.带着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茶馆》)   3.我姓程,您哪,有什么话您朝着我说吧!(《龙须沟》)   够多么   1.把金鱼池改作公园,周围种上树,还有游泳池,修上几座亭子,够多么好啊!(《龙须沟》)   2.对,再把儿子丢了,够多么好啊!我是得躲开这块倒霉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出好事!(《龙须沟》)   3.老太太,您跟我去,吃好的喝好的,兜儿里老带着那么几块当当响的洋钱,够多么好啊(《茶馆》)!   敢情   1.二春:那点水都是您的! 赵老:那敢情好!(《龙须沟》)   2.那敢情太好了,我先谢谢您!连这件事我也得告诉小妞子一声儿!(《龙须沟》)   在《茶馆》和《龙须沟》中北京方言词俯拾即是,如:精湿、小妞子、嚼谷、借个光、绕绕、??、没辙、岔子、赏脸、叫座儿等等,这些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用语,新鲜、活泼、亲切,具有浓郁的北京韵味。   另外,北京口语中儿化词在《茶馆》和《龙须沟》语言中也大量存在,如:热心劲儿、鸟儿、玉扇坠儿、玩艺儿、味儿、一会儿、兜儿、套词儿、小事儿、顺手儿、人缘儿、低声儿、老头儿、一拨儿、这儿、那儿、逗气儿、改名儿……这些,也都使其语言具有了北京口语所特有的亲切、自然的特点。      二、恰如其分地运用北京口语      在老舍的作品中,不论叙事、写景、人物的对话,还是作者的议论及修辞手法,完全采用经过加工的地道的北京口语,既不晦涩,也不华丽,但却处处显得亲切有味儿、新鲜活泼。看似毫不费力的大白话,但略为思索,就发现原来话中有话, “后劲儿”很足。写人物,可以呼之欲出;写景,展现风俗画和世态图;写事,平易生动。 “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 真正达到语言的最高境界――明白如话。北京口语恰如其分地运用,使老舍的作品极其本色,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美感。如《茶馆》中刘麻子、松二爷、常四爷的一段对话:   松二爷:这号生意又不小吧?   刘麻子:也甜不到哪儿去,弄好了,赚个元宝!   常四爷: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   刘麻子:谁知道!要不怎么说,就是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里嘛!   常四爷: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   刘麻子:我要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忙岔话)松二爷(掏出个小时表来),您看这个!   松二爷:(接表)好体面的小表!   刘麻子:您听听,嘎登嘎登地响!   松二爷:(听)这得多少钱?   刘麻子:您爱吗?就让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您玩够了,不爱再要了,我还照数退钱!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这段对话用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