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株待兔”、“人满为患”、“连篇累牍”误用
“守株待兔”、“人满为患”、“连篇累牍”误用
不要把“守株待兔”当成“守X待Y”
“守株待兔”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个故事连小学生都知道,笔者所以还要引用原文,是想强调:第一,守在树桩子旁边等待兔子自己跑来撞死,是一种愚蠢可笑的行为;第二,韩非子讲这则寓言,是讽刺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人。所以,后来才用“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东汉?桓谭《新论?法术》:“若载一时之礼,以训无穷之俗,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也。”后亦用以比喻企图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意外的收获。《喻世明言》第十八卷:“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乘此壮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蔡廷锴自传?老父逝世,清朝亦亡》:“二弟曾习缝衣,虽未熟练,已能粗成,若仍守株待兔,诚恐养成怠惰,却亦坐食山崩。”
“守株待兔”是一条使用范围比较窄的贬义成语,过去用得不多,近年来使用频率突然高起来,可惜其中很多都用错了。很多人似乎只了解这条成语的字面义,而不了解它深层的比喻义,孰不知“守株待兔”作为成语,只用其比喻义,而不用其字面义。他们从字面义出发,又向前跨越一步,使之变成“守X待Y”,即守在一个什么地方去等待一个什么对象。这显然是对这条成语的曲解和误用。请看例句:
1.苏童守株待兔等导演。(《京华时报》,2009年9月23日)
2.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事务必须扎实做好,不能守株待兔,天天坐等各部门单位登门,光凭翻阅书本和审核材料办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7月7日)
3.采编人员缺乏对节日新闻进行先期策划的意识,而是守株待兔,等米下锅。(人民网,2009年1月19日)
4.专案民警决定守株待兔,不管魏小光来不来接货,梅小燕肯定是要下车的,先把她抓住再说。(《扬子晚报》,2009年7月27日)
5.这里也是影迷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经常在这里守株待兔,趁明星买东西时拍照或索取签名。(《新民晚报》,2008年12月1日)
以上诸例毫无例外都把“守株待兔”当成??守X待Y”。例1是守在家里等导演,例2是守在机关等有关单位登门,例3是守在报社等新闻;例4是守在车站等犯罪嫌疑人;例5是守在商店门口等明星,等的虽不是罪犯,其方法却如出一辙。这些人既不是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也不是希图侥幸不劳而获,怎么能用“守株待兔”呢?其实作者的意思,只消“坐待”或“蹲守”两个字就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来,他们偏偏要使用成语“守株待兔”,以为这样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有些作者看样子也知道这样用有悖成语原意,于是在使用时给成语加个引号,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了。诚然,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可以用引号加以标明,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引自国家文件《标点符号用法》),其中的“聪明人”加了引号就有了讽刺意义。但是,对原意的曲解或误用,加上引号并不能使它变为正确。这一点尤其应该提醒使用者高度注意。
人满而且为患才能说“人满为患”
“人满为患”意思是人太多,容纳不下,简直成了灾。形容因人多造成了麻烦或困难。方志敏《狱中纪实》:“各地监狱都有人满为患之苦。”李?人《大波》第一部第六章:“听说成都府属十六州县的局子,早已人满为患。”
理解和使用这条成语,要注意三点:一、所谓“人满”,不是指正常的满员或满座,而是指人多得超过容纳的限度。二、所谓“为患”,是指由于人多得超过容纳的限度而造成麻烦、困难,甚至灾难。三、从感情色彩上看,这条成语通常含有对这种状况并不满意的情绪,例如前举两个书证,都流露出对当局抓人过多的不满。正常的满员、满座通常是人们期待的好事,不会“为患”,只有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为患”的状况,才能说“人满为患”。有些人既没有弄清“人满”,又忽略了“为患”,把这条成语当做“人满”的同义词,甚至只要人多就说“人满为患”,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1.作协办了文学讲习所,在新城剧场人满为患,门票攒了几千元,为柳青修缮了墓碑。(《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
2.2007年6月,35岁的他(按,指谢天笑)在北京星光现场举办小型演唱会,现场人满为患。(《北京晚报》,2009年7月9日 )
3.每次集体家访就像召开村民全体会议一样,人满为患,深受当地居民热情接待和好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9月17日)
4.在这一政策感召下,收入署近来人满为患,逃税者争相补缴税款,试图减轻处罚。(《法制日报》,2009年8月25日)
5.尽管房价出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