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画报》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docVIP

《城市画报》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画报》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

《城市画报》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   摘要:《城市画报》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办刊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思路和编辑写作风格,并依据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传播关系模式理论探究该刊物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模式。   关键词:城市画报策划思路传播关系模式      《城市画报》的定位演变及杂志概况   《城市画报》的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广东画报》。1999年改版之前,《广东画报》主要定位为对外宣传广东,但长期陷于亏损的局面,为扭转这种局面,该刊于1999年10月进行改版,并更名为《城市画报》。此后,《城市画报》在办刊过程中不断调整定位。   改版初期,《城市画报》提出的办刊口号为“带给你一个全资讯的广州”;2000年4月,该刊将自身定位调整为“新生活的传播者”;2003年1月,《城市画报》再次进行定位调整,称自己为“新生活的引领者”。至此,《城市画报》的定位逐渐清晰并趋于稳定。它的受众“生活在全国大中城市,年龄在25~35岁之间,以白领及专业人士为主……他们的政治信仰不一定清晰,关心自我的生存状态,对生活的理解比较个人化,注重享受、注重生活质量,是新生活主义者”①。   从目前《城市画报》的内容来看,它确实多涉及“生活”,很少涉及“政治”。而所谓“新生活”主要偏重于生活方式、文化和艺术。该刊的内容多围绕“城市”展开,涉及城市文化、城市趣事、城市景观以及个人对城市生活的感知。它通过图片和文字一起完成了对城市生活的诉说、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画报》的城市专题策划   《城市画报》的“城市观”: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画报》的城市观是立体的。城市在它眼中有如热带雨林一样的生态系统,有街巷里弄、林立高楼,有公园和图书馆,有池塘、湖泊和海岸线,有音乐、绘画、潮流,更有生长奋斗在城市的城市人。   《城市画报》的内容策划便是沿此条思路出发。其策划思维集中体现为每一期的封面专题,封面专题和常规栏目共同构成《城市画报》的独特风格。   城市?生活?文艺――由城市观生发的专题策划主题分类。根据其城市观,《???市画报》在封面专题策划方面形成了三个比较成熟的主题,即城市、文艺、生活。此处“城市”并非抽象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成都等。而“文艺”则涉及音乐(人)、设计(者)等。至于“生活”,正如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也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但是主要着眼于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本文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20期封面专题进行了统计,基本可以划归“城市”、“生活”和“文艺”三个主题,见表一。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城市。“我的台北”、“南京深处 最闲好的城市”、“长沙 幸福与分裂”、“杭州四月天”、“澳门潜行”、“成都 这么快,那么慢”都是对具体城市的把握。由于杂志篇幅的有限性和城市的复杂性,杂志会为每一期特辑中的城市冠以特别的形容词。比如,“杭州四月天”,冬夏秋三季的杭州当然也别有风味,但是四月春天的杭州草没马蹄、茶香四溢,也是一年中西湖边色彩最明媚、最绚烂的时节,于是《城市画报》“就派了上海的同事去探访‘杭州四月天’”②。《城市画报》笔下的城市,通过精准的形容词和修饰语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而不是流于流水账式的寻常记录。   而“上海最隐最隐的弄堂田子坊速写”则不是对整个城市的把握,而是对城市中的某些小区域的叙述,正如《城市画报》总编在该期刊首语中所说:“大多城市,都有其值得重新发现和慢慢欣赏的众多小区域,而我们的杂志一向致力于此类题材的挖掘推介,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广州的小洲村,甚至到台北的南区,这次又有上海的田子坊。”③   因此,具体到“城市”这个主题,《城市画报》依然能从纵深把握,从城市景观建筑到城市人,具有非常多元的视角。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生活。《城市画报》的生活主题又可以分为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两类。实际上生活细节也属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画报》所关注的“生活方式”是更宏观意义上的个人的生存理念、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而其关注的“生活细节”是那些可以令生活变得有趣、丰富的小习惯、小兴趣、小爱好。比如,“贫穷亦美”、“一个人火车旅行”、“嬉皮异托邦”就属于前者,而“荒岛图书馆2”、“好生活本子学”、“好好整理天天向上”、“爱植物重拾失去的植物气质”就属于后者。这种区分使杂志在该主题策划上形成宏观和微观交错的格局,而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也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了读者。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文艺。文艺本身涵盖的繁多的种类使得《城市画报》在该主题上的再细分无鲜明特点,凡是音乐、绘画、设计等都可以列入这个主题报道。   《城市画报》专题的报道和写作风格   和新闻类报纸及杂志不同,《城市画报》关注城市现状和变迁,在选题和报道上对时效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