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第十一章 职业危害及预防内容标题第一节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概述第二节 职业危害及防护第三节 个体防护第四节 事故案例第一节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概述一、职业卫生二、职业病概述一、职业卫生1.概念职业卫生(或劳动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及环境居民)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消除,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学科。一、职业卫生2.职业卫生问题的特点① 有毒有害因素对人造成的危害,一般是慢性的、积累性的、渐进式的,到一定程度才会表现出来;②作业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它的危害将涉及现场的所有人员; ③卫生问题不仅影响职工本人健康,还可能危及下一代(对女职工的影响更大)。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 3)生物因素 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 劳动强度过大 工作时间过长 其他由于作业方式不合理,或使用的工具不合理,或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机械设备与人不匹配、不适应造成的精神紧张或者个别器官、某个系统紧张等 生产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职业卫生3.职业卫生的范围(2).掌握职业病的发病规律 实施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通过资料积累,分析职业病的病因和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发生职业病和职业性损伤。造成职业病的主要条件: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程度(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等一、职业卫生3.职业卫生的范围(2).掌握职业病的发病规律 实施健康监护职业病的发病,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在同一环境中,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有的发病早,有的发病迟;有的病情重,有的病情轻;有的病情长,有的病情短;有的可影响下一代等,情况各有不同。另外还要考虑个体的情况,如性别、年龄、营养条件、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等。健康监护:环境监测、体格检查一、职业卫生3.职业卫生的范围(3).开展对职业卫生的预防工作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原则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职业卫生3.职业卫生的范围(3).开展对职业卫生的预防工作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原则③三级预防,对乙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 突出一级预防 加强二级预防 做好三级预防二、职业病概述1.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性职业病遴选原则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或剂量反应关系。 有一定数量的暴露人群。 有可靠的医学认定方法。 通过限定条件可明确界定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 患者为职业人群,即存在特异性。 在法律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的范围,即指政府主管部门列入“职业病名单”的职业病,也就是法定职业病,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特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诊断、确诊、报告等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只有被依法确定为法定职业病的人员,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于2013年12月23日颁布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10类共132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10类共132种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于2015年11月17日颁布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列出6类共459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合计数量52375158634592.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4)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如能早期诊断,进行合理治疗,愈后较好,康复较易。(5)职业病诊治的政策性强。3.职业病的诊断(1)诊断依据。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2)诊断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