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多视角分析.docVIP

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多视角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多视角分析

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多视角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而构建 “和谐的公共话语空间”则是这一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   公共话语空间的基本特征应当是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新闻评论有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放大了新闻评论的威力。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新闻评论充分地实现话语权的自由表达,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      正面视角      1、 网络新闻评论的交互性与平等的公共话语空间   过去,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基本上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形成一种传者和受者界限分明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媒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受众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没有自主话语权。   网络新闻评论则突破了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界限,互联网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使网民可以积极而及时地参与讨论。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他们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或意见传播给别人,还可以针对别人的信息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目前,国内的新闻网站都设立了与网民互动的新闻评论专栏或链接,如:新华网的“焦点网谈”、“新华网谈”,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观点集粹”,搜狐网的每条新闻后都有“我来说两句”、“辩论区”。   在网络上,普通人也有了平等的话语权,可以不受“话语霸权”的限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对称性。评论者是以一种“平视”的目光来关注生活,着力从受众角度去寻找、认识和衡量新闻价值,传者和受者不但实现技术上的平等,而且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2、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与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   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报刊的版面空间和广播电视的节目时间的限制,以及媒体所有???的严格控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而流畅的表达。   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开放讨论平台及强大的搜索和超链接手段,使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网民在网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旨趣而利用论坛的形式结成新的“虚拟群体”,而新成员要想加入也不受身份、职业、地域、背景等条件的限制,出入自由,并且网络上的个体接受信息、表达意见都是自发与自愿的。因此,“观点的自由市场”在网络新闻评论中得到了真正的实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而平等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公之于众,而不会因不符合主流意志被“把关”掉,更不会因公共空间有限而被排挤掉。   3、 网络新闻评论的集纳性与多元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新闻评论大多以单篇的形式出现,往往只能反映“一面之辞”或“少数人意见”,无法真正实现“观点的自由市场”。   网络媒体的超文本、超链接等手段使之得以传播海量信息,从而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目前,新闻评论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它要求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网络评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通过网民的互动参与实现新闻评论整体推进。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公民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希望通过大众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是过去一直处于传播的 “弱势”地位的“草根阶层”也渴望在大众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网络新闻评论恰恰为不同的意见表达创造了多元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反面视角      1、 网络新闻评论者身份的隐匿性与言论的非理性   网络具有虚拟性、隐匿性的特点,网民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出现,评论者与其真实身份不具有特定指向性,使网民在发表言论时可以规避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所以网上有些言论缺乏理性,比较偏激、感性化、情绪化,有些纯粹是某些不良情绪的宣泄,成为互相攻击谩骂的工具,形成网络上的“言语暴力”。   网络的自由性使得网上的言论可以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上网络媒体管理上的不严谨,监督职能、监督技术的缺乏,为一些虚假的、不健康的、甚至错误的、违法的言论的出现提供了温床。   2、 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与议程设置功能的削弱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在传统媒体上,信息的有限性和新闻信息表现出来的种种强势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当前的舆论中心。   在网络越来越多地提倡个性化的情境下,网民可以自由地接受和发布信息,网络新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