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木工程施工第一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04混凝土结构课件.ppt

土木工程施工第一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04混凝土结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施工第一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04混凝土结构课件

第4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2.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主体结构施工工艺 3.混凝土结构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工种工程) 5.主要相关规范 §4.1 模板工程 *分类 4.1.2 模板的构造 转角模板 *胶合板模板 (2)基本构件模板 * 柱模板 *梁模板 *板模板 *楼梯模板 *其他模板 (3)模板安装及拆除要求 2. 工具式模板 4.1.3 模板设计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4.2 钢筋工程 钢筋的验收 4.2.2 钢筋的冷加工 4.2.3 钢筋的连接 4.2.4 钢筋的配料 GB50010-2002中有关混凝土保护层的规定: 4.2.5 钢筋的代换 4.2.6 钢筋的加工、绑扎安装与验收 §4.3 混凝土工程 4.3.1 混凝土的配料 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4.3.2 混凝土的拌制 4.3.3 混凝土的运输 4.3.4 混凝土的浇筑成型 2.混凝土浇筑方法 3. 混凝土的振捣 4.3.5 混凝土的养护 4.3.6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4.3.7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 §4.4 预应力工程 4.4.1 预应力钢材 4.4.2 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 1.预应力锚(夹)具 4.4.3 预应力张拉设备 千斤顶的校验 4.4.4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2)预应力筋的铺设与张拉 B.张拉程序 2.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1) 孔道留设 (2) 预应力筋制作及穿束(筋) 3) 粗钢筋 — 略 (3)预应力筋的张拉 4)张拉顺序——对称、分批 5)张拉伸长值校核 (4)孔道灌浆及锚具端头封堵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示例 施工过程: 配料 ↓ 搅拌 ↓ 运输 ↓ 浇筑 ↓ 养护 质量检查 冬期施工 —— 4.3.1 —— 4.3.2 —— 4.3.3 —— 4.3.4 —— 4.3.5 —— 4.3.6 —— 4.3.7 另外: 原材料的选择 配合比的确定 材料称量 1.原材料的选择 砂 石 水泥 水 掺合料 外加剂 —细骨/集料,《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粗骨/集料,《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部分替代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粉煤灰、硅粉等 —改善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教材P127~12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基本要求:足够的强度、良好的施工和易性、一定的耐久性 *过程: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 确定计算配合比 ↓ 确定基准配合比 ↓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 确定施工配合比 计算水灰比→选取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 →选取砂率、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校核混凝土强度 ←———考虑现场砂、石含水,调整砂、石、水用量 注意:配合比表示式;水泥储存形式; 3. 材料称量——教材P132 现场搅拌 预拌站搅拌——商品混凝土 1.搅拌机——教材P132~133 2.搅拌制度: 装料容积:区分几何容积、装料容积、出料容积 装料顺序: 搅拌时间: 3.搅拌站 基本要求:——教材P135 运输工具: 现场搅拌→塔式起重机(现场垂直运输)+小推车(操作面水平运输) 现场搅拌→混凝土运输泵(现场垂直运输兼操作面水平运输) 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站→现场)+塔式起重机 (现场垂直运输)+小推车(操作面水平运输) 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站→现场)+混凝土运输泵 (现场垂直运输兼操作面水平运输) 泵送混凝土施工的优点、对材料的要求、操作要求: “商品混凝土+泵送”极大地提高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水平。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1.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 (1)准备工作 (2)一般规定 (3)施工缝 *概念:由于施工技术或组织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 不能连续进行,先浇混凝土已经凝结硬化、再继 续浇筑混凝土时形成的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 *留设原则:结构受剪力较小、施工方便; *留设具体位置:教材P141; *处理方法:(已浇混凝土强度达1.2N/mm2后,) 剔除表面松动、薄弱层→水湿润、冲洗→铺一层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继续浇筑 (1)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 (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