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ppt演示文稿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ppt演示文稿课件

2.3.3分析 巨检+镜检 低倍+高倍 临床+病理 2.3.4分类 增殖性形态:增殖不足、增殖过度(紊乱增殖、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癌) 分泌性形态:分泌不足(黄体期缺陷、不规则脱卸、膜性月经不良)、分泌过度(妊娠、非妊娠) 其他:医源性改变、流血期改变、妊娠、炎症、癌、间叶性肿瘤、混合性肿瘤、滋养叶细胞疾病 三、正常月经周期形态学 以28天月经周期为例 增殖期:早5-7,中8-10,晚11-14 间期(排卵期,14-15) 分泌期:早15-19,中20-23,晚24-28 月经期(1-4天,与早增殖期重叠) 增殖期 从上次月经期末直到排卵 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子宫内膜的腺体、间质、血管同步增生。增殖期的前1/3阶段(增殖早期),这三种成分生长速率协调一致,因此血管和腺体没有弯曲。 几天后,腺体和血管生长超过了间质,管状结构变得弯曲(增殖中-晚期) 这三期变化是一个连续逐渐增生过程,其特点是腺体由少、直到多而弯曲;间质由致密到中等密度,核分裂像增多;螺旋小动脉增生、增厚,有弹力纤维围绕。 早增殖期第5—7天 内膜厚1-2mm 腺体:间质1:1 腺直管,腔小,立方形低柱状上皮,核分裂少 间质细胞稀疏,血管不明显 中增殖期第8-10天 内膜厚3mm 腺:间质略小于1:1 腺直管或轻微卷曲 假复层柱状上皮,核分裂多 间质细胞小,少,间质水肿 螺旋小动脉逐渐发育,但不明显 晚增殖期第11-14天 内膜厚4mm 腺:间质=1:1 腺卷曲更为显著,假复层柱状上皮,核位于基底部,核分裂像明显增多 间质细胞密集,血管不明显 早分泌期第15-19天 第16天(POD第2天) 50%腺细胞有核下空泡(排卵证据) 假复层更明显,核分裂多 第17天 腺:间质=1:1,腺卷曲,核分裂少 核下大空泡 核居中,整齐 第18天 腺:间质略1:1 腺卷曲,腔略大,无核分裂 核下小空泡,核周和顶端空泡 螺旋动脉开始簇集 第19天 腺:间质略1:1 腺腔扩张,开始有分泌物 核回基底,核上小空泡 间质致密,血管不明显 中分泌期第20-23天 分泌性腺体显著扭曲 核圆,略呈空泡状 无胞质空泡 间质水肿 第20天 腺:间质1:1 腺形状简单,腺腔扩张 腺上皮低柱状,核基底 间质水肿 第21天 腺:间质=1:1 腺为扩张管状 有的腺体出现锯齿状 间质水肿,血管扩张 第22天 腺:间质1:1 腺腔扩大,有分泌物 间质水肿达到高峰 螺旋动脉生长不明显 第23天 内膜厚5mm 腺体形状复杂,螺旋动脉较明显 间质细胞核增大 晚分泌期第24-28天 累及个别血管的血管周围前蜕膜聚集提示为23天 ; 多血管的桥接聚集为第24天; 表面下方聚集见于第25天; 表面下方连成线片状为第26天; 表面继续向下在功能层之间扩展为第27天。 月经期第1-4天 与早增殖期重叠 流血期改变:腺体和间质崩解;纤维素性血栓;间质浓缩成球;凋亡 多种假象:假腺体增生;假间质增生;乳头状结构(假的;真的;乳头状增生;表面微乳头状结构;乳头状合体细胞化生;乳头状增生;浆液性癌) 子宫内膜组织学和诊断基础 一.子宫内膜的细胞成分 二.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观察方法 三.正常周期的形态学 一、子宫内膜的细胞成分 上皮成分(表面上皮和腺上皮) 间质成分(子宫内膜间质,支架和脉管) 1.1上皮成分 上皮成分包括四种形态的上皮: 基底层细胞 增殖细胞 分泌细胞 纤毛细胞 1.1.1基底层细胞和增殖细胞 这两种细胞具有相似形态:高核质比,核深染,呈长形,核仁不明显。细胞质稀少,嗜碱性至双染性。 在增殖期,功能层腺体的组成细胞常见核分裂,呈假复层排列 1.1.2分泌细胞 分泌细胞不产生黏液 排卵后,增殖细胞出现核下空泡,然后向核上移动,最终排入腺腔 因而形成两种分泌细胞:有空泡;无空泡 1.1.3纤毛细胞 可能由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 子宫峡部较多,增殖期更明显 核圆形、外形光滑,空泡状核,染色质细腻 腺体 前述细胞组成腺体,单层,立方至柱状上皮,增殖期形成假复层 早增殖期,腺体直、腺腔小 中增殖期,腺体开始卷曲,随后卷曲程度不断增加,但不形成分支。最终形成分泌晚期和月经期的锯齿状腺体。 表面上皮:顶浆分泌样细胞和纤毛细胞 1.2间质成分 细胞成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淋巴造血细胞) 支架 脉管 1.2.1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整个月经周期中,形态变化很大 增殖早期,细胞小,染色质稀少,核卵圆形至梭形,深染 随后,逐渐变长,细胞质增多 晚分泌期:前蜕膜化 妊娠期:蜕膜化;蜕膜是特化的妊娠期子宫内膜 1.2.2淋巴造血细胞 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圆形,细胞质淡染,含嗜酸性颗粒。 其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