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件(刘光英)丝虫、旋毛虫.pptVIP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件(刘光英)丝虫、旋毛虫.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 虫 filaria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Brugia malayi) 一、形态 1、成虫 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Wuchereria bancrofti adult worm in a lymphatic channel. Adult Wuchereria bancrofti in a Lymph Node The paired uteri with microfilaria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can be seen. 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夜现周期性(nocturnal ? periodicity) 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现象称夜现周期性。它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 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 班氏微丝蚴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 马来微丝蚴为晚上8时至次晨4时。 关于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 a.有人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有关。 b.也有人认为与宿主肺血氧含量有关。 c.国外学者还发现夜现周期性与微丝蚴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即体内的自发荧光)有关。 d.另外发现外周血液中的微丝蚴还具有季节周期性,夏、秋季密度高于冬、春季,与蚊媒活动的季节有关。 3、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丝虫第三期幼虫是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寄生于蚊体内。 虫体细长,活跃。 丝状蚴从蚊的下唇钻出 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 二、生活史(生物源性线虫) 1、在蚊体内发育(蚊为中间宿主) 微丝蚴--腊肠蚴--丝状蚴 2、在人体内发育(人为终末宿主) 丝状蚴--成虫--微丝蚴 1、终末宿主 班氏丝虫: 人 马来丝虫: 人与多种脊椎动物 (如猫、猴) 1、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次要媒介为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东乡伊蚊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两种 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之一 。) 1、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 3、成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班氏:除浅表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 马来: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两种丝虫均可异位寄生,如眼前房、乳房、肺、脾和心包等处) 1、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 3、成虫寄生部位 4、感染阶段:丝状蚴 5、感染途径和方式:蚊叮剌吸血经皮肤感染 6、感染→发育成虫:3个月~1年 7、寿命:成虫4~10年,微丝蚴2~3月 三、致病 致病阶段:成虫(主要)、幼虫 带虫者(微丝蚴血症) 病人(微丝蚴血症和无微丝蚴血症) 潜伏期:4~5月 1、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淋巴管炎 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 丹毒样皮炎 淋巴管炎 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 2、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机制:淋巴系统阻塞(不完全性)是引起丝虫病慢性体征的重要因素。 ⑴象皮肿(elephantiasis) ⑵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 ⑶乳糜尿(chyluria) (1)象皮肿: 是晚期丝虫病最常见的体征。 机制:象皮肿是由于从淋巴管溃破流出含高蛋白质的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 临床表现: 初期为淋巴液肿。若在肢体,大多为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置,可消退。 组织纤维化后,出现非压凹性水肿,皮肤增厚、弹性消失、变粗、变硬形似象皮的象皮肿。 象皮肿的产生使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的汗腺及毛囊功能消失,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细菌感染,出现急性炎症及慢性溃疡。 发生部位:较多发生在下肢及阴囊,其它如上肢、阴唇、阴茎、乳房等也可发生。 上下肢象皮肿可见于两种丝虫病,而 生殖系统象皮肿则仅见于班氏丝虫病。 一般在象皮肿患者血中常不易查到微丝蚴。 班氏丝虫病人 橡皮肿 ? Elephantiasis of leg due to filariasis 马来丝虫病人 橡皮肿 马来丝虫病人 Elephantiasis due to Brugia malayi, complicated by severe dermatitis and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2)睾丸鞘膜积液: 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