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菌课件5章平菇栽培7 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菌课件5章平菇栽培7 副本

3.装袋播种 规格: 25~28×50cm 用前:缝纫机空针扎3道微孔线 装袋:层播,微孔线处放菌种 要求:外紧内松,光滑、饱满、充实 聚 乙 烯 袋 微孔线 返回本节 * 掰菌种 返回本节 * 5.管理方法 总过程 发菌期 决定成败 分化期 实体生长期 间歇期 决定产量、品质 (1)常规管理 发菌期 防杂菌和害虫 光线暗、空气新 料温20~25℃ 空气湿度60%~70% 重点 措施 返回本节 * 分化期 菌丝满袋再培养7天左右 时机 措施 加强光照 加强通气 加大温差(8~10℃) 提高空气湿度(80%~85%) 返回本节 * 返回本节 * 子实体生长期 现原基时解口或划口 时机 空气湿度85%~90% 适宜温度 随其长大逐渐加强通风 菌盖边缘较薄时采收 措施 勿 强水喷 硬风吹 喷珊瑚期前的菇 返回本节 * 返回本节 * 间歇期 清料面 并骚菌 停水养菌 3~4天 恢复常 规管理 7~10天又现蕾 返回本节 * 配 营 养 土 (%) 原料 沙壤土 石灰、磷肥各2% 尿素0.5% 处理 喷0.5%DDV 3%~5%甲醛 覆膜堆闷约2天 (2)高产管理 返回本节 * 畦式覆土 出完1~2茬菇的菌袋全脱 宽1m、深0.3m 灌底水 喷杀虫及杀菌药 菇畦 埋袋 排菌块(间距3cm) 覆土、浇水直至表土1cm厚 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 7~10天遍畦出菇 返回本节 * 保留约7cm袋帽 返回本节 * 返回本节 * 墙式覆土(菌袋半脱) 菌墙 双行菌袋的裸端相对,间距约30cm 一层袋、一层泥 墙心填湿润营养土 墙顶土厚8~10cm,中间修蓄水沟 墙顶及菌墙两侧用泥抹光 返回本节 * 返回本节 * (二)阳畦栽培 1. 挖畦播 种 挖畦 宽1.5m,深30cm 中间留15cm土埂,挖一浅沟 灌底水、喷药、撒石灰粉 播种 层播→压实→盖消毒报纸 →盖膜(大于畦面)→草帘 特点 成本低、产量高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返回本节 * 2、管理 发菌期 调畦温,约7天后抖膜透气 勿 高于30℃ 揭去薄膜 料面喷水 返回本节 * 分化期 时机:料硬实后 破纸、沟浇水、撑膜 加强光、气、湿、温差 措施 育菇期 消除温差、空气新鲜 空气湿度85%~90% 间歇期 清净料面 覆土1cm厚,浇水及营养液 可提高20%~30%的产量 返回本节 * (三)与高杆作物立体栽培 CO2、遮荫 平菇 植物 O2、基肥 返回本节 * 宽1.2m 中间走道宽40cm 两边的菇畦宽40cm、深20cm 规格 灌底水 渗后撒石灰粉 处理 1.菇 畦 2.菌袋移植 出过1~2茬的菌袋脱袋 排入菇畦中 覆土、浇水 常洒水,保持覆土湿润 返回本节 * 返回本节 * 本章主要内容 1.生物性特性 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 子实体发育过程 生活条件(5大因素) 2.栽培技术 发酵料袋栽 发酵料的制作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常规管理措施 阳畦栽培 播种过程 管理措施 返回本节 * 作业题 1.平菇子实体主要特征有哪些?发育过程如何? 2.发酵料是怎样制成的?优质发酵料应具备哪些条件? 3.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4.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应怎样进行通风和喷水? 5.阳畦栽培在分化期应怎样管理? 6.菌墙是怎样筑成的? 三、思考、讨论题 1.若栽培5000kg干料的平菇,约需多少kg栽培种? 2.导致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因素有哪些? 3.导致子实体呈水渍状,并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4.平菇栽培为何发展最快,生产面积最广? *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12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14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下册.第3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张松.食用菌学.第2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潘崇环.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6.李克宜.大众菌品平菇.广西:广西科学技术产版社,2004 7.食用菌[J].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2005:1~6 8.中国食用菌技术 . 返回本节 * 返回本章 * 最适pH:6.0左右 调制8.5左右 (四)酸碱度 返回本节 * (五)空气 发菌期:较少 分化期生长期 充足 返回本节 * (六)光线 发菌期:黑暗 分化期 生长期 需一定散射光 返回本节 *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按颜色分 (二)按出菇温度分 三、栽培场所 (一)要求 (二)类型 第三节 品种与栽培场所 返回本章 * 粉红 黄 白 浅灰 灰 黑 按颜色 (一)按颜色分 颜色随其生长逐渐变浅 一、主要栽培品种 返回本节 * 红、黄系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