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海水与海冰PPT
3)大洋盐度的变化 日变化:大洋表面盐度的日变化很小,变幅通常小于0.05,但在下层,因受内波的影响,日变幅常有大于表层者。 年变化:受降水、蒸发、径流、结冰、融冰及大洋环流等因素所制约,呈现年周期变化。 世界大洋的盐度分布 世界大洋表面 蒸发(E)、 降水(P)、蒸发与降水差E-P 盐度(S)的径向分布 1)密度的水平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反比)、盐度(正比)和压力(正比)的分布状况; 2)密度的铅直向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分布不均匀的递降,因而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的增大; 3)海水密度的变化: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子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 世界大洋的密度分布 大西洋每2o纬度带的年平均表层温度(t)、盐度(S)和密度(γ)分布 大洋中典型的密度铅直向分布 海洋湍流与混合 混合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混合的过程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向均匀的过程。 海水混合的三种形式: 分子混合(布朗运动) 涡动混合(湍流作用) 对流混合(热、盐效应) 1)湍流的基本特征 流体运动形式: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一种十分规则的流动,在两层流体之间能通过分子的随即运动进行特性交换。 湍流的基本特征:a.在平均运动的基础上,叠加了一种以流体微团的形式做紊乱的、毫无秩序的随机运动;b.扩散性;c.对能量的耗散性。 湍流是引起海洋混合重要而普遍的形式之一。 海洋湍流与混合 2)湍流的生消 海洋中湍流的生消主要取决于湍流能量的产生和消耗之间的平衡。 湍流能量的消耗:粘滞性作用的消耗,海水稳定度产生的阻力 湍流产生的必要条件:必须有足够大的湍流梯度,从而能产生动能,以克服粘性消耗,同时克服稳定度所产生的阻力 海洋湍流与混合 3)海水混合的区域性 海-气界面:海水混合最强烈的区域(风) 海底混合:潮流、海流等引起,其效应一般自海底向上发展 海洋内部混合:由海洋内波引起 “双扩散”效应引起的海洋内部混合: 温度和盐度不均匀,导致分子混合效应。 海洋湍流与混合 第四章 海水与海冰 (Seawater and sea ice) 海洋与人类文明 Ocean and Human Civilization 地球上水的分布 H H O Slight negative charge at this end Slight positive charge at this end No overall charge 水(H2O) 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呈不对称结构,是极性分子( polar molecule )。 水分子的缔合 各水分子之间因极性相互结合,形成比较复杂的水分子(集合)。 缔合过程及结果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缔合分子离解 水的密度 “热胀冷缩”与“反常膨胀” 水的密度 原因:水分子的缔合造成。温度低于4 ℃,水分子冻结为冰时,这些水分子全部缔合成一个巨大的分子聚合体,称为分子晶体。 液态 固态 水的热性质 水的熔点、沸点等都比氧的同族化合物高(理论上在同族化合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这些值应最低)。 原因是缔合分子的离解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水的盐度 盐度指的是每一千克的水内的溶解物质的克数。 1902年ICES提出的定义为:“每一千克的水内,将溴和碘化物计算为氯化物,将碳酸盐计算为氧化物,将所有有机化合物计算为完全氧化的状态,溶解物质的克数。” 。 水的盐度 1891年,马赛特—“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他们之间的比值是相对恒定的。测出海水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便可推算出海水盐度。海水中的氯含量最多,通过测定海水中氯含量计算盐度: S‰=0.03+1.805Cl‰ Knudsen盐度公式 Cl‰称为海水中的“氯度”,即“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19.374‰Cl = 35.000‰S (标准海水) S = -0.08996 + 28.2929729 R15 + 12.80832 R152-10.67869 R153 + 5.98624 R154 - 1.32311 R155 R15 = C(s,15,0)/C(35,15,0) Salinity Based on Conductivity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 of 1978 S = 0.0080 - 0.1692 K151/2 + 25.3851 K15 + 14.0941 K153/2-7.0261 K152 + 2.7081 K155/2 K15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