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呼吸机能PPT
二、气体运输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 ①量小,起桥梁作用 ②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 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量大,主要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 动态平衡 化学结合 (一)氧运输 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 Hb的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与O2结合的最大量(约19-20m1) Hb的氧含量:每lOOml血液中Hb实际与O2结合的量 Hb的氧饱和度:Hb的氧含量所占Hb的氧容量的百分比 l.Hb与O2结合 2.氧离曲线 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的结合量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 原因:1分子Hb含有4个Fe++,4个Fe++在与O2的结合过程中并非同时结合O2,而是逐一按四步进行,且相互间有协同效应,即l个Fe++与O2结合后,由于Hb变构效应,其他Fe++更易与O2结合。反之,若HbO2中的l个O2释放出来,其他几个O2也更易放出。 当Hb的氧饱和度为75%时,每分子Hb中已有3个Fe++结合了O2,这时所剩下的l个Fe++与O2的亲和力增加了125倍,故氧结合作用越加明显;若饱和度在75%以下,说明氧结合的Fe++不足3个,亲和力无明显提高,相反氧解离作用越加明显。因此,氧离曲线呈现特殊的“S”形。 上段:PO2在60-lOOmmHg时,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即使PO2从1OOmmHg降至8OmmHg时,血氧饱和度仅从98%降至96%。 ①高原(2.0KM的低气压),PO2↓明显而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②轻度呼衰病人肺泡气PO2↓明显而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 下段 上段 有利人体的肺换气。 下段: PO2在6OmmHg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PO2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PO2为40-lOmmHg时,曲线更陡,此时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大幅度下降。释放出大量的O2保证组织换气。 对人体的组织换气大为有利。 下段 上段 影响因素:PCO2↑、pH↓、体温↑、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CO2↓、pH值↑、体温↓和2,3-DPG的↓,使Hb对O2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 3.氧储备 在正常情况下,O2除维持体内的代谢消耗外,还储存在体内一小部分待用,储存在血液和肺中的O2约有1300-2300ml,储存在肌红蛋白中的O2约有240-500ml。 4.氧利用率 安静时:氧利用率为[(20-15)/20]*100%=25% 剧烈活动时:肌肉的氧利用率可达 (13/20)*100%=65%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心率计算。 意义:氧脉搏越高,说明心肺功能好、效率高。据研究,氧脉搏在心率为130-140次/分时,最高值为11-17ml,心率过快时则有下降趋势。但目前也有运动员在从事剧烈活动时,氧脉搏值可高达23ml。氧脉搏可作为判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二)二氧化碳运输 物理溶解: 6% 化学结合:94% 碳酸氢盐的形式(NaHCO3,KHCO3):87%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HbNHCOOH):7% 1.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 占87% CO2+H2O ①反应速极快且可逆,反应方向取决PCO2差 ②RBC膜上有Cl-和HCO3-特异转运载体 Cl-转移维持电平衡,促进CO2化学结合的运输 ③需酶催化:碳酸酐酶加速反应0.5万倍,双向作用 ④在RBC内反应, 在血浆内运输。 碳酸酐酶 H2CO3 HCO3-+H+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 7% HbNH2+H++CO2 ①反应迅速且可逆,无需酶催化; ②CO2与Hb的结合较为松散; ③反应方向主要受氧合作用的调节: HbO2的酸性高,难与CO2结合,反应向左进行 HHb的酸性低,易与CO2结合,反应向右进行 ④虽不是主要运输形式,却是高效率运输形式, 因肺部排出的CO2有20%是此释放的。 ⑤带满O2的Hb仍可带CO2。 在组织 在肺脏 HHbNHCOOH+O2 (三)呼吸与酸碱平衡 血液在运输CO2过程中,形成了H2CO3与NaHCO3,二者是血液中的重要缓冲物质,通常H2CO3/NaHCO3的比值为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