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一新的学术与生存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晚清学者朱一新的个案研究。朱一新(1846—1894),浙江义乌人,光
绪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御史、广东端溪书院、广雅书院院长。论文没有对
朱氏的生平与学术做面面俱到的考察,而是从笔者感兴趣的一些角度切入,展示朱
一新的学术与生活的一些面向。希望以此个案能稍稍加深我们对晚清学术与士人的
认知。本文特别拈出学术与生活这一对关系,是对建构晚清学术语境的特别强调。
生活既指朱一新生活的晚清大时代,也是指朱氏个人具体的生活场景。
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缘起与旨趣,并回顾了学界对朱一新以及晚清
学术的现有研究成果。
第一章首先考察了朱一新的汉宋观。处于晚清的“后乾嘉时代,朱一新的关注
焦点仍是对乾嘉学术的修正与纠偏。论文从校勘、小学等角度考察了他对乾嘉学术
的批评,并结合晚清学术语境揭示他对汉学与宋学的态度。道咸以降的学术多有对
乾嘉学术的反动,但乾嘉考据学风很大程度已内化到士人治学之中。考察这一阶段
的学术,当见其变与不变。朱一新在义理与致用的焦虑下,治学欲另辟蹊径,确有
其独出之处,可又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考据学风的影响。
第二章讨论朱一新的经史之学。他的经史之学与汉宋观紧密相连,徘徊汉宋也
体现在他关于经史关系、治经与治史偏向的一些独特看法。论文接着讨论朱一新的
经济之学,首先考察朱氏所谓经济之学的内涵及其与经史之学的关联,接着从文本
传播与接受的角度来看其经济之学的特质与趋向。孙宝碹与杨度各自在日记中记下
了对《无邪堂答问》的阅读与取舍,论文以此说明朱一新学术面向复杂,趋向曲折。
第三章从康有为致朱一新的一封佚札谈起,展现二人交往的一些片断。并进一
步勾勒朱一新的交游圈,以及他们的经世精神。朱一新不别今古,义事并重,对讲
微言、通三统的公羊家多有针砭,他提倡讲大义,这是他与晚清公羊学的学术致用
观的不同。他究心国事,返诸本心之诚,不得不发,以灾异言事,终遭贬官。论文
试图建立起他的学术思想与其政治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结语由分析亲友与学生悼念朱氏的挽联入手,考察时人对朱一新的定位与认识。
接着总结全文,揭示出朱一新复杂的学术面向。
关键词:朱一新 晚清学术 汉宋学 经史关系 经世精神
ABSTRACT
officialinlate
treatiseisacase ofZhu 846—1 scholarand
The study Yixin(1 894).a
wasbornin adeanofDuanxi
Province,oBce College
Qingdynasty.He Yiwu,Zhejiang
and in Province.Thetriestodemonstratesomesides
GuangyaCollegeGuangdong paper
contextoflate
ofZhuYixin’s and wantsto the Qing
studyinglife,which emphasize
dynasty.
onthe and ofthis reviewthe
Theintroductionfocused originpurport paper,and
in
research Zhuandthe late
academicrelating scholarshipQingDynasty.
existing
Yixincriticiz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