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抗日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活动
摘 要
抗日根据地所在区域一般都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几省交界地区,交通闭塞,
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再加上战争的频繁,劳动力短缺和生产工具特别是耕牛的
缺乏就成为根据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解
决农业生产两大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抗日战争时
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抗同根据地的经
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了广辟财源支持战争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状况,在毛
泽东有关互助合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下,1943年后各抗日根据地的互助合作运
动开始,根据地的互助合作组织也普遍建立和发展起来。从当时的历史事实来看,
互助合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对于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实现丰衣足食,战胜
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的农民。抗日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中国
共产党引导个体农民走向集体化的重要步骤。它对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于后来的农
业合作化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农业 互助合作 特点与影响
Abstract
baseareas situatedin
were the
Generallyspeaking,theanti-Japanese always
several border thenaturalconditionswele trafficwas
provincialareas,where bad,the
the Was backward.In
isolated,and addition,there
agriculturalproductivityrelatively
were laborforce
frequentwars,the of and the
shortage productivetools,especially
thefundamentalconstraintstothe the base
cattle,bcc锄c of
agricultureanti-Japanese
areal8.Underthebackward thatSOIvedthetwoserious
productivity,animportantway
di自丘cultiesof wasto outmutualaidand the
agriculturecarry cooperationamong
farmei$.Inthe of War,the ofthe base
periodAnti-Japaneseeconomyanti-Japanese
areashad
serious ofthe attacksof
problems,bexanscfrequent Japaneseimperialism
andtheKMTdichard,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