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格课件-人本人格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思潮,也称为现象学的心理学。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70年代,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也成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影响深远。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况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基本的理论观点: 1.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 2.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观。 (二)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1、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重视主观体验; 2、坚持人格的统一与完善; 3、人具有自由与自主倾向,能够克服自身条 件的限制; 4、反对还原论,要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 待; 5、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实现潜能、 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对象:人的内在的意识经验 重新恢复了意识经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2.人性观: 人性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研究对象,研究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 2.研究内容上,不探讨低级的心理现象和认知历程,而是专门研究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如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 3.研究原则:重视结合广泛的社会问题开展应用心理学研究。 4.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五)人本主义学会的工作原则 1.心理学的最主要的研究应当是经验中的个人。 2.选择、创造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机械的还原主义,是人本心理学关心的对象。 3.只有具有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才被研究-要意义,而不是客体! 4.心理学主要关心的应当是人的尊严和完善。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一)时代背景: 1. 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思。 2. 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 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和不安因素增加,失业犯罪吸毒精神疾病十分严重,人受物役的现象发展,人性萎缩、人性异化,孤独、忧伤、空虚、颓废、仇恨、谋杀。发出“19世纪上帝死了,20世纪人死了”的感叹。 反对越南战争。说明物质繁荣、科技进步还不足以解决人类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的问题。 (二)哲学背景: 1.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2.存在主义和现象学 人是个体存在的,是追求着感受着的个人; 个人首先是关怀自身、命运和人生的价值; 个人有选择人生的自由,负责自己的选择; 个人的选择受他所处的具体和历史条件制约; 强调人生的意义、价值追求、个人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人际关系中的爱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三)反对传统科学心理学理念的弊端 1.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2. 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 (四)人类潜能运动的影响 (五)现代心理学领域内其他学科的影响 第二节 马斯洛的基本理论 一、 生平简介 1908年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 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 纽约市立学院学习法律 1930年在威斯康辛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 1931年文学硕士学位 1934年哲学博士学位(哈洛) 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 在布鲁克林学院工作(阿德勒、弗洛姆) 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70年因心脏病去世。 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一)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 马斯洛是以似本能(instinctoid)的假定来界定基本需要的概念的。在他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 马斯洛指出,物种的等级越高,似本能的需要或冲动就越明显。越是高级需要,越带有人性特征。 (二)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 根据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设,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学说。 动机的两个基本假设: 1.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 2.基本需要是人要满足的目的。 满足需要的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必须以人际关系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为基础。 人既然有主动实现自己的能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无法发挥他们的潜能?因为人都有自相矛盾,既有运动、发展的倾向,也有懒惰的倾向;这是由于人需要休息或者恢复。 需要可以分为由低到高排列的五个不同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需要。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