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9 诗鉴赏方法
大学语文 新诗鉴赏方法 现代诗的章法形式 一﹑顺序法 一些现代诗篇,其章法结构的法则,是采取顺移推进的手法,表现一种层次的递进,具有单线、直进的特点,因而呈直线形结构。 「顺序法」,又称「因枝振叶」法。诗的结构采取顺移推进的守法,即按照客观生活的本来时空秩序,由本而末,逐渐开展的构思方法,这种诗歌结构方式,称为「顺序法」。如,梁云坡的《射手》: 青春时 我是盲目的射手 自负有千万只箭 就无的放矢 自以为豪放 终于 射尽了囊中之箭 中年时 我已百发百中 更发现无数更好的目标 可惜我已无箭可射 只惆怅地看一群拙劣的射手 浪费力气! 当我老迈时 啊! 我看见我鬓发皆白 正以老花的眼 颤抖的手 捡一根枯干木棒 梦想削成青春之箭…… 《射手》这首诗共分三节,分别象征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人生阶段的心态。连接三个阶段,便延伸成一条生命的纵线,只要没有意外,每一个人都跳脱不开宿命,相同走着一样的人生三步曲。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却恣意挥霍。中年时期:能独立自强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晚年时期:发白眼花老迈不堪时老大徒伤悲。 《射手》这首诗的布局,不论从纵的来看,或从横的来看,均可谓是结构谨严的一首诗。本诗以射手为喻,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作者捕捉射手的鲜明形象,透过这个具象化的媒介,将他对生命的观察与理解,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读者依自身不同的年龄层、生活经验、心灵敏感度,得到不同等级的情意撞击。由于譬喻技巧运用得当,成功地塑照出鲜明的形象,读者欣赏这首诗时,很容易从青春、中年、老迈等词汇变化,体悟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严肃意义“光阴似箭,青春难再,进而得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做更深入的省思”。 再如,徐志摩的《落叶小唱》: 一阵声响转上了阶沿 (我正挨近着梦乡边;) 这回准是她的脚步了,我想—— 在这深夜! 一声剥啄在我的窗上 (我正靠紧着睡乡旁;) 这准是她来闹着玩——你看, 我偏不张惶! 一个声息贴近我的床, 我说(一半是睡梦,一半是迷惘:)—— “你总不能明白我,你又何苦 多叫我心伤!” 一声喟息落在我的枕边 (我已在梦乡里留恋;) “我负了你”你说——你的热泪 烫着我的脸! 这声响恼着我的梦魂 (落叶在庭前舞,一阵,又一阵;) 梦完了,呵,回复清醒;恼人的—— 却只是秋声! 诗的第一节写房外阶沿有声响,我在朦胧中以为意中人来了。第二节写我彷佛听到窗上有轻轻的声音,疑为她来和我闹着玩。第三节写我在梦中,觉得一个声息贴近我的床,于是袒露了对她的爱恋和内心的痛苦。第四节我仍在梦中,听见她的心声,她同样在热恋着他。最后一节点明音响是秋天的落叶声。 诗的结构由空间远到近,由房外阶沿到窗上,由窗上到床,由床到枕边,然后由枕边到梦魂,由外到内,由虚到实,层次分明,互为联结而井然有序。 二﹑直进法 诗人为了展示情感的流动,按照情感的直线运动过程来结构诗篇。或者按照诗人观察的顺序借景抒情的诗,其结构中的情感或思想思维线具有直线进展的特点,故称“直进式”。如,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诗人在短短五行诗句中,表现对日本女郎依依惜别的深情,及其美好动人的艺术形象。读这首诗,最先彷佛“见到了”日本女郎的“那一低头的温柔”,以不胜凉风娇羞的“莲花”为喻,形象鲜明的“娇羞”。接着“听到了”好像在忧愁中带有甜蜜的“道别”,“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 诗虽短,但情感的流露由形到声直线推进,可以说是形神兼备,声情并茂,让我们领会那极富人情意味的离情美感。 再如,林泠的《阡陌》: 你是横的,我是纵的 你我平分了天体的四个方位 我们从来的地方来,打这儿经过 相遇。我们毕竟相遇 在这儿,四周是注满了水的田陇 有一只鹭鸶停落,悄悄小立 而我们宁静的寒喧,道着再见。 以沉默相约,攀过那远远的两个山头遥望 (一片纯白的羽毛轻轻落下来) 当一片羽毛落下,阿,那时 我们都希望假如幸福也像一只白鸟 它曾悄悄下落。是的,我们希望 纵然它们是长着翅膀……… 从诗的结构上看,全诗分为四段,采感情分、合、分直线进行的笔法。第一段,诗人把诗中人物关系比喻成田埂纵横交错的关系,两个人分散在不同的空间,感情也未有交集。第二段,写两人相遇,结缘。第三段,写两人分离。第四段,写分离后的感情,诗人把白鸟转化为幸福的象征,以羽毛的飞落展开联想,希望幸福悄悄地降临。你我的相遇,是有缘分的偶然。可是事与愿违,如田埂交错一样,有交有散,你我分手,鹭鸶飞去,只轻轻落下“一片纯白的羽毛”。 三﹑块状式 诗歌内容以一个场景,一个客观物象或事物的一个片断为基础架构成篇,其结构成块状,所以称之为“块状式”结构。如,臧克家《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