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诊断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胃癌内诊断进展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 前 言 胃癌分子机制 端粒酶激活 DNA甲基化异常 基因不稳 (微卫星不稳定) 抑癌基因失活 癌基因活化 细胞周期调节失控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早期胃癌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胃癌,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胃癌(EGC) 70%以上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诊断完全依赖于辅助检查。 目前胃癌诊断主要依靠内镜联合活检 。确诊率达95%-99%以上 传统内镜发展主要历程 第一阶段 硬式内镜----1879~1932 第二阶段 软式内镜----1932~1957 第三阶段 纤维内镜----1957 ~ 第四阶段 电子内镜----1983 ~ 进 展(一) 色素内镜 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 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 通过含有色素的溶液将胃粘膜着色,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粘膜形成明显对比,可以提高对癌性病变、癌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水平。 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 可获得更确切的形态学判断 为钳取活检标本提供正确目标 提高早期胃癌和微小胃癌的检出率 放大内镜(magnification endoscopy) 放大内镜放大倍数介于肉眼和显微镜之间,可以清晰地发现胃肠黏膜表面的腺体开口(小凹)、绒毛及微小血管等微细结构形态的改变,有利于胃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结合色素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对粘膜早期微小病变、粘膜血管病变的判断,从而增加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  窄光谱光源( narrow band imaging, NB I)结合放大胃镜 利用光的传导和吸收特性, 将传统宽光谱的红、绿、蓝三色滤色镜换成窄光谱短波长的光源,使胃镜检查对黏膜表层的血管影像显示更加清楚,利用这种原理制作出的新的一种光源称为窄光谱光源。 NB I下可将胃黏膜下的血管网分为网格状、白色无结构型、旋涡状、椭圆形、不规则形和混合形6种类型, 关于早期胃癌的镜下表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对比研究显示, 网格状病变多为高分化的腺癌, 椭圆形的病变多为中分化的腺癌,不规则形者多为未分化的腺癌。 超声内镜(EUS) 进 展(二) 检查过程 整个过程简单、无痛苦,分三步: 1 吞入胶囊 患者像服药一样将胶囊吞入,后者便借助于蠕动自然的通过消化道。 2 拍摄传送过程 胶囊式内窥镜在消化道内以2帧/秒的速度进行自动拍摄,并向悬挂于受检者腰部的Given 数据记录仪传送彩色图像。此过程大概需6-8小时,能生成大约50,000张图像。 3 通过电脑观察分析图像作出诊断。 Peter S, Heuse Lt, Beglinger C, Degen L. Capsule endoscopy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e need for a second endoscopy. Digestion, 2005; 72(4):242-247 胶囊内镜对食管和胃部疾病的诊断效果比胃镜检查差,但能够发现胃镜遗漏的病变。 胶囊内镜发展方向 探路者系统(M2A Patency):未能按预定的时间(40h)排出体外时,定时器开启使胶囊破溃,内容物排出、崩解,胶囊缩小顺利排出体外。 活检方面的探索 荧光内镜(fluorescence endoseopy) 生物组织本身的自体荧光物质(内源性荧光基团, 如胶原、色氨酸、脂褐素等)或外源性荧光基团及药物前体如5 - 氨基乙酰丙酸等能与激光发生反应, 产生并发出特定的可被胃镜信息系统接收的荧光信号, 通过胃镜的成像系统形成不同色彩的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 当激发光照射在黏膜下组织结构的荧光物质上时,荧光就被激发出来。而早期癌症和癌变前期病灶处黏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增加,使得它们与正常组织相比要吸收更多的荧光。 荧光遇到异常的病灶,光线减少,荧光变弱。这些细微变化转换成色彩信息,使正常黏膜和病灶之间的细微区别得到强调。 共聚焦内镜(显微内镜) 在体观察活细胞 在内窥镜头端整合一个共聚焦激光探头,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 应用于Barrett食管、Barrett上皮癌变、HP、胃结肠早癌、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等诊断,体现出实时、虚拟活检和病理诊断的功能。 普通的内窥镜 放大10倍 >10mm视线范围 没有显微细节 观察体内活组织 协助实现靶向活检 操 作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准备和操作与一般内窥镜检查大致相同,唯需要在检查过程中使用特殊的荧光剂,如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和局部喷洒吖啶黄溶液。 荧光素钠不能穿过细胞的类脂膜与细胞核的酸性物质结合,故不能清楚显示细胞核。 盐酸吖啶黄局部喷洒数秒钟即可被吸收,能够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的酸性物质结合,适于标记表层上皮细胞,显示细胞核。 文献:共焦内镜显微镜诊断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