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栽培技术(四)【杏鲍菇;圈白蘑】
食用菌
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四)
收集整理:023hero
【杏鲍菇;圈白蘑】
第一章 杏鲍菇的栽培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栽培时间
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一般可安排10月至次年2月,制栽袋,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可在室内或室外大棚育菇。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60%—70%,麸皮15%—20%,棉籽粉10%—15%,糖1%,碳酸钙1%。
配方二:杂木屑68%—75%,麸皮10%—20%,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
配方三:杂木屑30%—35%,棉籽壳30%~35%,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麸皮10%—20%。
三、配料制袋
选上述一方将原料调水后充分拌匀,含水量60%左右。然后装入15*30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下紧上松,装料量占袋60%,中央打洞深入料中1/3。袋口用套环塞棉在1.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下灭菌2—2.5小时。
四、接种发菌
待料温冷却至23℃以下时,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菌种可接料袋50—60袋。然后将料袋置于消毒过的干净室内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23—25℃,室内相对温度控制在70%左右,每天通风1—2次,25—35天菌袋即可长满。
五、排床出菇
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是高产、优质的关键。在菇房内按架层或排放发好菌的菌袋,每架5—6层,层距25厘米。排放好后,袋面覆盖报纸。保持相对湿度80%,温度15—18℃。15天左右揭开报纸,每天喷水1—2次,保持相对湿度85%—90%。大棚栽培湿度大时,可揭膜30分钟。冬季还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出现畸形菇。菇棚上方应搭遮阳物,防强光直射使菇体变形。在出1—2批菇后,可将菌袋脱膜,覆土3—4厘米,进行覆土管理。
第二节 杏鲍菇栽培技术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取一大油桶,去掉盖子,将其立放在用砖支起的炉灶上,在油桶内加入20cm多深的水,上放栅栏,在位于栅栏近下方的桶壁上开一直径2.5cm粗的孔,并焊制一截“L”形的空心钢管,口面向上,以便在灭菌过程中及时向锅内补水。平时用木塞塞紧,加水时拔去。将装完的菌袋竖直摆放桶内,料袋间应留有缝隙,以利蒸汽流通。
菌袋装满后,桶面用塑料薄膜加一层编织袋,用自行车旧内胎将其紧箍在桶壁上方,然后在油桶下边烧火加温。开始时大火猛攻,当油桶顶部盖的塑料薄膜鼓起时计时(此时灭菌器中已达100℃),持续烧14~16小时,然后停止加热灭菌。在灭菌过程中,烧火应采取前攻后猛控中间,即开始用大火,当达到100℃时,再继续小时,然后均保持100℃,在结束前1小时内,也仍用大火猛烧。
灭菌结束后,当灶温降到70℃以下时,即可出锅。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在洁净的室内冷却,当袋温降至30℃以下,即可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
无菌条件的创造:目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塑料薄膜焊制与蚊帐相同的接种帐,四角吊起,将灭菌后的料袋及菌种(用75%的酒精擦洗外壁),移入接种帐内,帐底部向内卷,并用料袋压紧,门用两面不干胶粘贴,按每立方米空间用“菇保一号”2号或高猛酸钾5克外加甲醛10克进行消毒,将消毒药物放在瓷器皿中,点燃熏蒸灭菌30分钟后,可进去进行接种。接种者进入接种帐之前应更换洁净衣服,接种工具如接种铲(接种铲可用不锈钢条或自行车辐条等制作)先放入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将菌种(袋或瓶)上部老菌种挖除,将灭菌后的料袋打开口,迅速将菌种移接在其中,并重新用线封口,然后再接另一袋,直至接种完毕。接种期间,避免人员随意走动,更不要随意进出,否则,极易感染杂菌,从而造成损失。
(3)发菌管理:根据杏鲍菇生理特征,虽然在35℃以下都可生长,但尽量控制在最适温度24℃~26℃,温度低可采取保温,温度高应设法降温等,每7~10天对料袋进行检查一次,发现有绿色、红色、黑色等霉菌应及时挑出进行治疗。发菌室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如湿度大可适当进行通风,加以调节,一般通过30~35天培养,杏鲍菇菌丝可长满料袋。
第三节 杏鲍菇袋栽覆土新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一、生物学特性(1)菌丝生长温度为6—30℃,最适温度18—25℃,原基和子实体形成温度10—20℃,最适温度15—18℃。(2)菌丝生长期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70%,湿度超过80%菌丝生长缓慢;但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90%—95%。(3)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