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haoPPT.ppt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haoPPT.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haoPPT

窦房结功能测定 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 用较窦性心律快的起搏频率刺激右心房上部,持续30-120s,突然停止刺激,计算从最后一个心房刺激引起的心房激动P’波开始,至第一个恢复的窦性心律的P波之间的距离 注意 刺激部位:常选择高右房 刺激强度:起搏阈值的2倍 刺激时间:常用30秒 刺激频率:常用500ms(120次/s) 450ms 400ms(150次/s)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郝湛军 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及目的 记录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心内的电活动 分析房室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的电生理特征 推理判断,对心律失常作出正确诊断 电生理检查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选择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筛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介入性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永久起搏器,ICD)选择适应症和恰当的功能参数 为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提供必要依据 对心动过速的起源或房室旁路作出精确定位 血管穿刺技术 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技术 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 在腹股沟韧带中部偏内触及股动脉搏动 在腹股沟韧带下3cm处穿刺股动脉 在股动脉内1cm处左右穿刺股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法 解剖部位:胸锁乳突肌下的颈内动脉鞘内,鞘的外侧是颈内静脉,内侧是颈总动脉,二者之间稍后方有迷走神经。 穿刺点:胸锁乳突肌二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间隙顶端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与皮肤呈30o~45o角度 导管的选择和放置 标测电极导管的选择 Cordis公司,Diag公司,Boston Scientific (EPT) ,Bard 公司,Medtronic公司的电极导管 电极间距:10mm,5mm,2mm 电极导管顶端弯度不同 冠状动脉电极导管 心室电极导管 希氏束电极导管 心房电极导管 标测电极的放置位置(1) 右心房:右房后侧壁上部与上腔静脉交界处是常用的记录和刺激部位,此外可选中右房,低右房等 右心室:右室心尖部是常选的部位,此外可根据需要选择右室流出道或右室流入道 左心房:经未闭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穿刺方法 左心室: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部位 标测电极位置的放置(2) 希氏束: 常位于房间隔的右房侧下部,靠近三尖瓣口的上部 将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再缓慢回撤 使导管顶端靠近三尖瓣口的上部和背侧的右房壁 标测电极导管的放置(3) 冠状窦 取右前斜位30o 先将导管顶端抵到三尖瓣环中下三分之一处 逆钟向旋转导管 见导管上下跳动将导管送入 希氏束电图 在希氏束记录到位于A波与V波之间的电位 电位呈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 H波时限10~25毫秒 希氏束、右束支 与房室结波的鉴别(1) 时限:房室结波50ms,希氏束10~25ms,右束支10ms 频速、振幅:房室结波低频低振幅。希氏束和右束支呈高频高振幅,为快速上升的尖耸波 以逐渐增快的频率起搏心房,A-H,A-RB间期可逐渐延长,或出现Wenckebach周期;A-N可延长和仅有不显著延长 希氏束、右束支 与房室结波的鉴别(2) H-V为35~55ms,H-RB?30ms 希氏束起搏 在多个导联上QRS和T波的时限和形态与窦律一致 刺激信号至V波=H-V间期 希氏束电位记录 的注意事项 解剖学上希氏束的近端开始于三尖瓣的心房一侧 最近端的希氏束电位应伴以最大的心房电位 最好选用多电极导管,间距5mm 心内传导间期 P-A间期:从P波起始点至希氏束电图上A波起始点。代表右房内传导时间,平均40ms A-H间期:自房间隔下部经房室结至希氏束的传导时间。在希氏束电图上自A波最早点至希氏束电位起始处。代表房室结的传导时间,平均60~130ms。(易受植物神经因素影响) 心内传导间期(2) H间期:自希氏束电位起始点至该电位的终止点。代表希氏束内传导时间,平均10~25ms H-V间期:自希氏束起始点至体表心电图QRS波的最早起始处。代表希-浦系统内的传导时间,平均35~55ms 程序刺激的方法 程序刺激:为进行电生理检查而事先设定的刺激方式 基本要求: 部位:常选用高右房和右室心尖端 信号:直流电方波 脉宽:2ms 强度:以舒张期起搏阈值的两倍为宜 药物: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 刺激方法(1) 分级递增刺激(增频刺激) 以周长相等的刺激作连续刺激(S1-S1)持续10~60s不等。 以比前一次周长较短(频率较快)的周期作连续刺激。 如:500ms-400ms-350ms-300ms-280ms-260ms 至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心室出现不应期。 刺激方法(2) 短阵快速刺激(burst刺激) 刺激频率在300bpm以上 用于诱发或终止某些心动过速(如房扑、房颤) 刺激方法(3) 程序期前刺激: 指在自身心律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