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车选型设计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设计
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生产于1972年,至今仍服务于生产,因其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仿苏产品,其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 绞车电机属于JR系列,电控属于TKD系列,均属于国家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工艺目录内的淘汰产品,且无煤安标志。属山西省煤矿十五项重大安全隐患第十条规定。
2、绞车主滚筒轮辕开裂后电焊焊住,并且用点柱支撑存在安全隐患。
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要求“立井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升降物料的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上缠绕钢丝绳严禁超过一层”,东盛井副井绞车是升降人员的且滚筒上缠绕二层钢丝绳,因此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4、绞车滚筒制动器属于角移式块闸制动器,闸瓦的围抱角Ψ较小(Ψ=60°~70°),所以产生的制动力矩较小,而且由于闸瓦表面的压力分布不够均匀,致使闸瓦上、下磨损也不均匀。
由于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存在上述安全隐患,为解决以上安全隐患,故对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进行重新选型设计,选型设计方案如下:
一、提升罐笼
副井提升罐笼采用的是1T标准矿车。
矿井各种辅助提升工作量不大,采用单层罐笼能够满足升降人员。
所以选用原来非标1T四绳防坠罐笼,型号GLS—Ⅱ,自重1740㎏。
井架高度
1、天轮
因矿井提升井架仍采用原提升井架,受天轮平台尺寸的限制扔使用原天轮进行提升。
2、井架高度确定
提升罐笼最大高度:3.2米。
《煤矿安全规程》对过卷高度规定:对于罐笼提升,当最大速度Vm<3m/s, 过卷高度Hg≥4m。
下放超长件为:高度为7米。
天轮高度:0.75R=1.5米
井架高度Hj=3.2+4+7+1.5=15.7m
井架高度最低为:16米,原井架为12米,考虑以后矿井技术改造期间仍采用原井架,井架高度为12米,因此只满足提升过卷高度的要求。
三、提升机提升速度与提升机减速器传动比确定
根据经验提升速度公式:
νj =(0.3~0.5)×
式中 νj — 经验提升速度,m/s ;
H — 提升高度,m 。
一般情况下,提升速度取中间值进行设计,即
νj =0.4×
经计算得:
νj = 0.4×12.48 =4.9 m/s 。
查提升机技术性能表得:
最大提升速度为:5.11 m/s,最小提升速度为:2.55 m/s.
根据我矿具体实际情况,井架高度为12米,受过卷高度的限制,限制了提升速度在3.0m/s左右,因此查提升机技术性能表得:提升速度最大为3.4m/s。
四、绞车与井筒位置选择
由于副井提升绞车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所以井筒的位置是确定不动的,根据工业广场位置以及原有建筑位置确定提升绞车的轴线与井筒中心线距离。
1、滚筒中心线至井筒提升钢丝绳间的水平距离
Lmin≥0.6Hj+3.5+D,m D=2米
≥12.2米
因工业广场位置受限和罐笼矿车出车同侧,所以取Lmin=32.5米。
2、钢丝绳弦长
井架高度和滚筒中心线至井筒提升钢丝绳间的水平距离已确定,弦长LX即为定值。
LX==34.3米
钢丝绳的弦长一般限制在60米以内,所以取弦长34.3米符合要求。
钢丝绳的外偏角和内偏角
按1?30计算内外偏角最大偏移距离为:
L=tg1?30×34.3=895㎜。
主副提升罐笼提升中心线到井筒提升方向垂直距离为:850㎜
L大于主副提升罐笼提升中心线到井筒提升方向垂直距离850㎜。
查内偏角允许角度表(-)选Φ24.5㎜钢丝绳符合缠在滚筒上的绳圈间隙ε=2㎜时,不“咬绳”的允许内偏角只有1?12小于1?30,当绳圈间隙增加到ε=2.6㎜时,符合要求。
下出绳角验算
提升机下出绳角的大小影响着提升机主轴的受力情况。设计JK型绞车提升机主轴时,是以考虑上出绳角为0°、下出绳角β为15°考虑的。限制下出绳角的最小值是15°,是考虑到下出绳角过小时,钢丝绳有可能与提升绞车基础接触,增加钢丝绳的磨损。
因此,只需检验下出绳角β,令其不小于15°。
Β=arctan(Hj-Co)/(Ls-Rt)+arcsin(Rt+R)/Lx
=19°+3°=21° 15°
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五、钢丝绳验算
1、按提升最大静载荷计算:
Qmax=(Q+Qz+pHc)g
式中 :
Qmax—钢丝绳最大计算静载荷,N;
Q—容器一次提升货载质量,15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标准件厂变电所电系统的设计.doc
- 某校园网络安全方案计-毕业设计.docx
- 某某铁路指导施工组织设计.doc
- 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某某办公楼工程建筑施组织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论文.docx
- 某污水处厂工艺设计.docx
- 某某工程D、E区(四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 某框架结构高校办公楼设计-毕业计计算书.doc
- 某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某砂石料场建设项目可性研究报告.doc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