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编五版《中诊》望诊部分PPT.ppt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五版《中诊》望诊部分PPT

三、望大便 清稀如水:寒湿泄泻 黄褐如糜:湿热泄泻 完谷不化:脾肾阳虚 下痢脓血:痢疾 灰白色便:肝胆失疏 便血:远血、近血(详见问诊) 四、望小便 小便清长:虚寒证 小便短黄:实热证 尿血:血淋、肾痨、下焦肿瘤等 尿中砂石:石淋 小便浑浊(1)肾虚亏虚,固摄无力     (2)下焦湿热,气化不行 (三)三关测轻重 风关──邪浅病轻 气关──邪深病重 命关──危重 透关射甲──凶 (四)形状 小结: 名词解释:1、解颅 囟填 囟陷  2、瘿瘤 瘰疬 3、斑 疹 痈疽疔疖 简 答:1、何谓“五轮学说” 2、试述痰的性状与病机 3、试述小儿指纹色泽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 望舌 概念:是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舌色、苔色的主病及其机理 2、掌握舌态、苔质的主病及其机理 3、了解相兼舌的分析方法 重点:舌色苔色主病   难点:舌态、苔质变化与主病 舌诊历史简介 1、《黄帝内经》 舌诊历史简介 2、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舌诊历史简介 3、宋代有了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 舌诊历史简介 4、叶天士 《温病条辨》 注重“温病察舌” 一、舌诊基础 (一)舌的结构与舌象的物质基础 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附着于口腔底部、下颔骨、舌骨,呈扁平而长形 舌的结构 舌的结构 舌正面图 2、形态变化: 肉厚润泽──先天之肾精充足 耳薄干枯──肾精不足 耳廓甲错──久病瘀血、肠痈 3、耳道分泌物 脓耳──耳内流脓:肝胆湿热,肾阴 不足、虚火上炎 (三)望鼻 1、鼻的色、形、态变化与意义: 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 鼻端色红生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 鼻柱塌陷,眉毛脱落──麻风恶候 鼻煽──肺热、哮喘、肺气将绝(久病) 2、形态变化 鼻流清涕──外感风寒或阳气虚弱 鼻流浊涕──外感风热 鼻流腥臭脓涕(鼻渊)──肝胆湿热 鼻衄──肺胃蕴热、阴虚肺燥灼伤鼻络 (四)望口与唇 1、色泽 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 淡白──血虚、气血两虚(血不上荣) 深红──实热 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赤肿而干──热极 紫暗或暗黑──瘀血 2、形态变化与意义 (1)口唇干裂──热盛伤津,阴虚火旺 (2)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或成人中风 (3)口唇靡烂──色红:脾胃积热 淡红:虚火 鹅口疮:心脾积热 (4)口唇生疮──疔、疮:火毒郁结 (5)口腔粘膜斑点──麻疹粘膜斑 3、口唇的动态与变化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小儿脐风、破伤风 口僻──口角向左或右歪斜:中风 口角掣动──动风之象 (五)望齿与龈 1、望齿 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 干燥如枯骨──阴液已伤(胃阴或肾精) 牙齿松动──肾虚 咬牙啮齿──动风、小儿虫积、胃有积滞 2、望龈 正常──色淡红而明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淡白──血虚、失血 牙龈肿痛──胃火上炎 齿衄──兼红肿:胃火上炎     红肿不甚:脾虚失摄 (六)望咽喉 1、红肿痛: 红肿、疼痛、溃烂、脓点(乳蛾) ──实热(肺胃热毒壅盛) 红色娇嫩,肿痛不甚 ──虚热(肾水亏少,虚火上炎) 2、伪膜 松厚、易剥、不出血:肺胃热盛 坚韧、着实、刮不去、出血:白喉 三、望躯体 (一)望颈项 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 瘤,逐渐 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 珠,历历可数。 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 (一)望颈项 项强──温病火毒上攻,或太阳经证 项软──肾气亏虚、或病危 颈脉搏动── 安静明显:肝阳上亢(高血压)、水肿病 卧位怒张:哮喘、征忡(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二)望胸胁 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 桶状胸──肺肾虚损、伏饮积痰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呼吸节律不整──多为重病 (三)望腹部 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 腹壁青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 脐部突起──水肿、臌胀 腹部凹陷──腹皮甲错,深凹着脊(舟状 腹):精气耗竭,多属病重 (四)望腰背部 龟背──先天不足、或后天调理失宜 背曲肩随──心肺精气衰败 脊疳──极度消瘦,脊骨突出 四、望四肢 四肢肿胀──多见于水肿病 膝部肿大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