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农大普通昆虫学-第三篇-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消化系统)PPT
第十一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 digestive system ) ;消化道构造;昆虫消化道模式图
;(一) 咽喉(pharynx) (二) 食道(oesophagus)(三) 嗉囊(crop) (四) 前胃(proventriculus) (五) 贲门瓣(cardiacvalve) ;中肠在组织结构:6层
由内向外分别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
中肠组织与前肠的不同:
(1)肠壁细胞层较厚,细胞大而呈海绵状
(2)纵肌排列在环肌之外,肌肉层较薄
允许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渗入血液 ;
中肠的肠壁细胞:可分成有4类
柱状细胞(digestive cells)
杯状细胞(goblet cells)
再生细胞(regenerative cells)
内分泌细胞(endocrine cells);柱状细胞:
;三、后肠的组织和机能 结构:回肠(ileum) 结肠(colon) 直肠(rectu-m) 马氏管: 幽门瓣: 直肠垫(rectal pads):;后肠的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
(1) 肌肉的层次排列同前肠不同,即环肌
在内,纵肌在外。
(2)直肠垫细胞发达。
(3)内膜比前肠的薄,易被水分和无机盐
类渗透。;四、唾 腺 (salivary glands) 唾腺:是开口于口腔中的多细胞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皮细胞内陷而成。 唾腺可分为,上颚腺(mandibular gland) 下颚腺(maxillary gland) 下唇腺(labial gland) ;第二节 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 昆虫的消化道因种类和食性的不同,常有较大的变异。 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它们的消化道: 比较短粗 前胃:有强壮的肌肉层,内具有各种突起。 取食汁液的昆虫, 无前胃,整个消化道比较长 前肠前端及口前腔的食窦部分或咽喉部分常 特化为强有力的吸泵。;◆B-D.天幕毛虫各阶段的消化道◆;后肠形状的变异,主要看前端部分是否特化成回肠和结肠以及直肠的形状。 在同翅目昆虫如介壳虫???蝉等的消化道中,有一种特化的结构——滤室,滤室是吸取大量汁液昆虫的一种适应性构造。; 第三节 消化与吸收一、昆虫的消化作用(一)肠外消化 (二)肠内消化 1.糖类 昆虫吸收单糖 麦芽糖、海藻糖: α-葡萄糖苷酶水解 蔗糖、乳糖、纤维素二糖:β-葡萄糖苷酶水解 淀粉: α—淀粉酶 纤维素: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2.蛋白质 昆虫吸收多肽或氨基酸
蛋白质:肽链内切酶[类胰蛋白酶
(trypsinlike enzyme)] 取食毛发昆虫:角蛋白质酶
寄生昆虫:骨胶原酶
3 .脂类:
甾醇类:
甘油三酯:;二、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 (一)pH值 中肠液pH对消化酶影响最大,通常中肠能以较强的缓冲力来稳定pH值; 有机酸缓冲系统:如氨基酸 磷酸盐缓冲系统: (二)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决定生化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同 时还影响消化酶活性和肠壁细胞的吸收。中肠的氧化还原电位通常是正的;四、肠液流动循环理论 Berridge(1969)提出营养物质和排泄物质的液流循环理论,其中包括一部分中肠细胞的分泌循环,胃盲囊的吸收循环,以及直肠垫的吸收循环与马氏管的排泄循环。;五、营养物质的利用 消化系数(coefficient of digestibility) :指利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