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版本研讨
中文摘要
本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词话考略、‘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版
本考证、‘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版本与弹词的关系、结语。
词话是中国说唱文学研究链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产生于唐宋、兴盛于明、演
变于清的词话,既承上衔接远古文明的说唱文学体系和南北朝以来的变文,又启下
衍生出明清时期重要的南北两支说唱文学的重要曲艺曲种—弹词和鼓词。对于词
话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开始,前辈学者已经从词话的概念、演变、现存情况以及影
响诸方面展开了讨论。在这些讨论中,曾多次提及现存的一部以讲史为主的明代‘历
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且都谈到了它的重要性——现存明代少有的(约十五种)词话
之一,现存的唯一一部明代讲史类词话。其完整的文本存在,为我们研究词话的体
制、说唱的程序、文本内容形式、与前后衔接的说唱文学曲种的关系等,均提供了
第一手的珍贵资料.但对于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的研究,目前所能见到的论文寥寥,
从著作本身的版本传承体系来进行研究的则更少。本论文即是选取‘历代史略十段
锦词话》的版本传承体系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此问题的澄清,将对于这部著作迸一
步的深入研究,诸如文本形式与内容、文本作者、文本思想、文本影响等起到重要
的奠基作用,也为中国说唱文学史的研究提供前期的重要成果。本论文也是李雪梅
老师主持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鼓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t
对于明代‘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的作者问题,本文中也略有提及.需要补充
说明的是,这部著作一般在卷首书名页中均题署为。杨升庵先生”,即杨慎。本文经
过初步考证认为,这样的题署大致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确实为杨慎所做。因为现存序文资料最早的是嘉靖年间阴武卿所撰序(阴
武卿中进士时,杨慎仍然在世),序中即提到杨慎撰辑十段锦词话之事。阴武卿本被
明代人称作“蜀本”.来自蜀本的万历壬辰陈继儒本,据当时持有此本的明崇祯年间
朱茂时确言,曾有杨慎自序,并且放入了朱所刊行的崇祯辛巳刻本‘重刊增订廿一
史弹词》卷首。但今天上海图书馆所藏本,未见此序(杨慎文集中也未见此序),是
否收藏或重新装订时佚去还是根本就没有放入,待异日得此同样刻本再做结论。我
们暂且将蜀本定为杨慎生前亲自编定的本予,而此蜀本系统的本子一直到民国期间
仍有传承增补。
一种是托名杨慎所撰,这样的本子有。乾隆辛酉重镌”本,书名页署名。成都
杨升庵纂”,“念一史弹词注”。书前序文中已经明确说明,这部书是乾隆年间孙殿安
先生所撰,作注者是其弟子吴如珩。正文已经不是《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的散文
加攒十字句式,而是纯粹的弹词的标准的七言句式,内容也完全不同。
‘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从嘉靖年问刊行后,到了明末除其词话本名之外,又
被称作‘廿一史弹词》,其内容、形式均未改变。到了清代以后,蜀本系统词话的名
称不见了,仅见者只有‘廿一史弹词》.本论文即从版本演变的角度具体论述了这部
著作与弹词的关系。
本论文是首次从版本文献学的角度对明代‘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展开的研究,
很多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漏,恳切地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指
正。
关键词:明代;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版本;弹词
ABSTRACT
the four textual
The elaborates criticismof
paper followingaspects-the
Ci andcriticismoneditionofthe Ci
Hua、theresearch h/storyofShiDuanjin
Hua thesuccessiveandthe betweenthe
dynasties h/story
through relationsh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