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教育读本.doc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教育读本
主 编 梁国正
副主编 董玉霞
李天亮
漯河市文明办编印
目 录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共建文明和谐漯河倡议书…………………(1)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市民文明素质提
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4)
第一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14)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24)
第一节 社会公德…………………………………………(25)
第二节 职业道德…………………………………………(36)
第三节 家庭美德…………………………………………(43)
第四节 个人品德…………………………………………(48)
第五节 漯河市未成年人基本行为规范…………………(52)
第三章 文明礼仪…………………………………………………(55)
第一节 个人礼仪…………………………………………(56)
第二节 电话礼仪…………………………………………(64)
第三节 家庭礼仪…………………………………………(67)
第四节 出行礼仪…………………………………………(74)
第五节 社交礼仪………………………………………(80)
第四章 日常卫生保健…………………………………………(86)
第一节 卫生和健康的概念及关系……………………(86)
第二节 现代家庭卫生保健常识………………………(87)
第三节 卫生保健小资料………………………………(91)
第五章 环保行为规范………………………………………(93)
第一节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93)
第二节 低碳生活50条准则……………………………(101)
第六章 中华民族传统行为规范……………………………(105)
第一节 弟子规…………………………………………(106)
第二节 三字经…………………………………………(122)
第三节 治家格言………………………………………(138)
第四节 增广贤文………………………………………(144)
第七章 自我测验………………………………………………(174)
第一节 漯河市公民基本行为100问……………………(174)
第二节 漯河市优质文明服务100问……………………(179)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共建文明和谐漯河
倡 议 书
(代 序)
全体市民朋友们:
从今天起,我市全面启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这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建设文明漯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城市市民的道德素质,是整个城市的灵魂,市民的文明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仅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广大市民共同利益的具体要求。为此,市文明办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
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城市形象,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各县区、各部门要率先垂范,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将相关要求及时传达到干部职工中,传达到各阶层群众中。组织大家学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教育读本》,让全体市民明确日常行为、交通出行、文明礼仪、窗口服务、生产经营、爱护环境、生活习惯、家庭邻里、个人品德、关爱他人十个方面的素质提升要求,并着重从四个方面做起,身体力行公民道德规范。
一、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自觉践行“三管六不”,努力做到语言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雅、谈吐礼貌。自觉爱护城市公用设施,不损害城市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城市绿化活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成果。不乱倒垃圾、污水,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严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不违章停车,不翻越隔离护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嬉闹喧哗。乐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帮助弱势群体。
二、身体力行职业道德。每个社会成员,不论是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职业技能,严格职业纪律。尽职尽责、敬业奉献,秉公执法、服务周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对群众热情和蔼,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三、恪守家庭人伦孝道。家庭成员之间要感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