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市和世说新语的复习题
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柳絮(??? )? 无奕(???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期日中:
5.尊君在不: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待君久不至,已去:
四、阅读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 无礼:????????????????????????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参考答案
一、fù? zhòu? xù? yì
二、1.急? 2.差不多? 相比? 3.凭借? 4.约定? 5.“不”通“否”
三、1.课本 2.课本
四、(一) 1.信用? 礼貌? 拉? 2. (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2)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3.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意思对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太丘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后乃至才 门外戏 玩耍
尊君在不fǒu表示询问 相委而去 丢下,离开
则是无信 诚信 友人惭 惭愧
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1)与友期约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俄而雪骤________能力提高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参考答案 [四基达标]1.南朝宋 刘义庆2.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3.B 4.(1)约定 (2)才 (3)化 (4)一会儿,不久[能力提高]1.敬词③④⑥⑦⑨ 谦词①②⑤⑧ 2.B 3.答; 课本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差不多可以相比
《山市》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青冥( ) 禅院( ) 飞甍( ) 高垣( )
睥睨( )(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
2.本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文学家,号 。
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
6.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