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川秀树与老庄的不解之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川秀树与老庄的不解之缘

汤川秀树与老庄的不解之缘-大学语文论文 汤川秀树与老庄的不解之缘 张西艳 赵志刚 摘要: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汤川的家学渊源和个性渊源使他在少年时代就邂逅了中国的老庄,并与老庄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庄思想一直根植于汤川的心底,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无数的启迪。 关键词 :汤川秀树老子庄子 汤川秀树(1907-1981)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他于1935年提出“介子理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并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诺奖获得者。汤川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还对文学深感兴趣,有很高的文学素养。1963年,日本岩波新书出版了汤川的读书回忆录《书中的世界》,其开篇《庄子》中写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我最感兴趣也最喜欢的是老子和庄子,不论中学时代还是今天,都没有改变。”[1]其尾篇《简短的自叙传——一个物理学家的宿命》中也写到: 自儿时至今天,老子、庄子的思想一直植根于我的心底……跟其他物理学家不同,对我来说,长年累月最吸引我且深深影响着我的是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那虽是一种东方的思想,但在我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时,仍会不自觉地进入我的脑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说起我最喜欢的书,终究还是老子、庄子。[2] 通过《书中的世界》一书,可以从汤川的阅读史看到他的思想成长史。从篇首和篇尾这些话语中,则可看到汤川与老庄的不解之缘。 一、邂逅老庄的家学渊源 汤川秀树于1907年生于东京,原名小川秀树(与汤川小雪婚后改姓汤川)。他出生时,上面已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此后,秀树又有了两个弟弟。在这样一个七个孩子的大家庭里,除小弟小川滋树因病早逝之外,大哥小川芳树成为冶金学者、东京大学教授,二哥贝冢茂树成为著名中国史学家、京都大学教授,四弟小川环树成为著名的日本中国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两个姐姐早早嫁人,大姐夫小川一清是电力学专家,曾做过东北大学教授。二姐夫武居高四郎是日本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京都大学教授。 在这样一个学者群出的大家庭里,汤川成为学者似乎是理所当然。从二哥和四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学家来看,夹在中间的汤川能与老庄结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让汤川与老庄结缘的,是更深层的家学渊源。 汤川的祖父浅井南溟(1734-1781)是纪伊国田边藩(今和歌山田边市)的儒学家,曾在藩学馆讲授汉学。明治维新后,藩学馆被关闭,浅井南溟辗转开过私塾。汤川的父亲原名浅井琢治(过继到小川家后改姓小川)入中学前曾在其父开办的私塾里接受汉学的熏陶,听其父讲过《四书》《五经》等中国典籍。幼年时的汤川虽无缘见到已逝的祖父,却有一段与祖母浅井民枝共同生活的经历。而且,祖母很喜欢秀树,经常带着秀树出去玩,喜欢看着秀树搭积木,夸他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慈祥的祖母虽不久就去世,却在幼小的秀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祖母去世后,外公外婆也常领着秀树四处游玩。外公小川驹橘(1844-1922)在明治以前曾经是长崎师范学校的校长,还曾在庆应义塾(今日本庆应大学)担任过教师,汉学修养深厚。当秀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却突然严肃地让外公开始教秀树读中国典籍。从此,秀树开始了反复诵读中国典籍却不求甚解的童年生活。在外公手中教鞭的威慑下,秀树竟能流利地熟读和背诵《大学》《论语》《孟子》等中国典籍,而且掌握了难以捉摸的象形汉字。没有了文字上的“拦路虎”,还没上学的秀树已开始找书看。 汤川的父亲小川琢治(1870-1941)是日本著名地理学家,189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地质专业,自1897年起在日本农商务省的地质调查所任职,曾多次到中国出差。在秀树一岁多的时候,小川琢治被任命为京都大学史学地理讲座的教授,因此举家迁往京都。此后,小川琢治又多次前往中国,对中国历史地理深有研究,被学术界尊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小川琢治不仅在地理学研究上成绩卓著,在中国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果。而且,他兴趣广泛,不仅藏书颇丰,而且擅写汉诗,著有《桑蓬集》。从上小学前到初一,汤川跟着祖父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从《大学》到《论语》《孟子》,甚至连《史记》《十八史略》等都学过。但是,除了《史记》之外,汤川觉得那些儒家经典都很无趣,都是关于道德的教化,因而产生一种被逼迫的感觉。中学时的汤川,很想读一些更有趣、有不同思想的书。于是,他在父亲的书房里邂逅了《老子》和《庄子》,并被老庄深深吸引。因此,可以说汤川与老庄能够邂逅与其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 二、钟爱老庄的个性渊源 汤川在50几岁的时候曾说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我最感兴趣也最喜欢的是老子和庄子,不论中学时代还是今天,都没有改变。”[3]是什么原因让汤川对老庄如此执着?如果说家学渊源为汤川提供了邂逅老庄的客观条件,那么汤川的个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