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串点成线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破茧成蝶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磨杵成针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 点石成金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 素养二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 -*-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通过学习,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主题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 近代西方国家和中国 关联一 近代中西外交政策的比较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权性质和思想文化都深刻影响着外交政策,中国近代外交与西方国家外交的差异是由各自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 主题一 主题二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1.(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0)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援例订约,追求平等”体现了李鸿章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李鸿章的卖国行为,故B项错误;由“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到“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体现了逐渐放弃了大国观念的外交,故C项正确;李鸿章总是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主题一 主题二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2.(2017云南昆明期中,12)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人们纷纷乘坐火车,表明国人的观念发生变化,但不是彻底改变,故B项错误;人民纷纷乘坐火车,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铁路火车影响了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主题一 主题二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3.(2017山东烟台一模,28)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时代不同,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而不是“己(个人)”。这是要告诉中国人: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再不觉醒,就要灭亡了。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有可能是( ) A.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没有推动中国近代化,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不具有启蒙性质,故B项错误;材料“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指的是民族危机加深,“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是指要变法图强,综合二者,故C项正确;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抨击封建思想,进行思想方面的启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主题一 主题二 -*-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应演练? 4.(2017湖南浏阳期末,15)195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即《科学与文化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