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二版)(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⑴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病史。
⑵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粪便呈淡黄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如同蛋花汤;或黄率稀溏,或褐色而臭,夹少量黏液。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⑶重症泄泻,可见小便短少、高热烦渴、神疲萎软、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⑷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⑸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儿科学》第七版(沈晓明 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⑴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⑵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行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度)脱水。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的改变。
证候诊断
1、常证
⑴湿热泻
主症: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次症: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
⑵风寒泻
主症: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堪,肠鸣腹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次症: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
⑶伤食泻
主症: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次症:或如拜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
⑷脾虚泻
主症: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次症: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
⑸脾肾阳虚泻
主症: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次症: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晃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2、变证
⑴气阴两伤
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⑵阴竭阳脱
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二、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常证
⑴湿热泻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加减:热重加马齿苋、马鞭草,湿重加车前子、苍术。
⑵风寒泻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加减:寒重加干姜、砂仁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⑶伤食泻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焦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
加减:腹痛加木香、槟榔,呕吐加藿香、生姜。
中成药:保和丸
⑷脾虚泻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加减:久泻滑脱不禁加诃子、石榴皮、赤石脂。
⑸脾肾阳虚泻
治法:温肾补脾 ,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白术、甘草、炮姜、吴茱萸、附子 (先煎2小时)、补骨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度10月合肥房地产月报.docx
- 2016年度内蒙古区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docx
- OnlineBox安装和部署操作手册.docx
- 公共关系作业_大网校试题和答案.docx
- 火锅店经营中常见问题.docx
- 教学大纲软件基础算法设计课程设计.docx
- 苹果手机WAP设置.docx
- 社会医学重点2017.docx
- 数据库题,无答案.docx
- 香山会议第511次会议-纳米技术及癌症干细胞靶向治疗.docx
- 券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比研究--以华泰证券和高盛公司为例.pdf
-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互联网金融信贷违约风险研究.pdf
- 基于AdaLora和向量检索方法构建金融信息问答系统的研究.pdf
-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因子分解机的在线广告点击率预测研究.pdf
-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多期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研究.pdf
- 基于提示学习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型的文本情感分析应用.pdf
- 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pdf
- 地方政府债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259个城市的分析.pdf
- 基于可扩展增强FCT-GAN模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研究.pdf
- 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酶突变生成算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